“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读后回答27~28题。
根据表中信息,分析有关苏州、徐州经济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2000~2006年间苏州的GDP增速比徐州快,人均GDP增速也比徐州快 |
| B.1990~2006年两地的GDP均呈上升趋势 |
| C.1990~2006年苏州和徐州“GDP年增加1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均在下降 |
| D.1990~2006年“GDP年增加1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徐州比苏州下降的速度更快 |
关于两地“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矛盾”合理之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禁止占有耕地发展其它产业,落实国家土地基本国策 |
| B.徐州在保护耕地的同时,要依靠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发展 |
| C.苏州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应努力降低亿元产值占用的耕地面积 |
| D.两地间应加强合作,进行产业整合,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
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题
甲大陆东西两侧自然带相同,其中大陆东侧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 )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 B.亚热带季风气候 | C.地中海气候 | D.温带季风气候 |
若图中经过乙大陆纬线与经过甲大陆纬线的纬度相当,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④自然带与③自然带相同,且对应的气候类型相同 |
| B.④自然带与②自然带相同 |
| C.①自然带与⑤自然带相同,但成因不同 |
| D.①自然带与⑤自然带相同,且成因相同 |
读图,当a、c值相差20°时,该地的纬度值是 ( )
| A.23°N | B.63°N | C.43.5°N | D.27°N |
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读图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40,树影遮挡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地位于 ( )
| A.45°N、110°E | B.21°34′N、110°E |
| C.45°N、130°E | D.21°34′N、130°E |
这一天 ( )
| A.太阳距离地球最远 | B.江苏省各地昼长夜短 |
| C.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 D.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
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 ( )
| A.逐渐减小 | B.逐渐增大 | C.先减小后增大 | D.先增大后减小 |
当地球在甲位置时 ( )
| A.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 B.南极昆仑站正值极夜 |
| C.三峡水库处于蓄清期 | D.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期 |
自然界地理事物的运动规律,常用环流模式图来表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甲、乙表示地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甲处代表陆地 | B.环节②代表水汽输送 |
| C.环节④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 D.人类活动对环节③的影响最大 |
若该图表示“低纬度大气环流圈”,甲、乙表示地表,则甲处的自然景观最可能是 ( )
| A.热带雨林景观 | B.热带草原景观 | C.热带荒漠景观 | D.热带季雨林景观 |
若该图表示“北太平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则环节③为 ( )
| A.北太平洋暖流 | B.秘鲁寒流 | C.日本暖流 | D.加利福尼亚寒流离太阳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