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读后回答27~28题。

根据表中信息,分析有关苏州、徐州经济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2000~2006年间苏州的GDP增速比徐州快,人均GDP增速也比徐州快
B.1990~2006年两地的GDP均呈上升趋势
C.1990~2006年苏州和徐州“GDP年增加1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均在下降
D.1990~2006年“GDP年增加1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徐州比苏州下降的速度更快

关于两地“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矛盾”合理之举的叙述,错误的是

A.禁止占有耕地发展其它产业,落实国家土地基本国策
B.徐州在保护耕地的同时,要依靠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发展
C.苏州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应努力降低亿元产值占用的耕地面积
D.两地间应加强合作,进行产业整合,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A、B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形②纬度③海陆位置④洋流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2)有关C附近的渔业资源说法正确的是
A.与陆地上河流带来丰富的盐类物质有关 B.深处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盐类物质有关
C.寒暖流交汇,与海水搅动有关 D.该处位于大陆西岸,渔业资源贫乏
(3)上图中甲乙之间的铁路建设遇到的主要困难有()
A.高寒缺氧,多年冻土 B.全年干燥,沙尘飞扬
C.地表起伏,地质条件复杂D.地势低洼,沼泽众多

下图示意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a)和人口密度(b)。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M、N、P、Q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A. M地 B. N地 C. P地 D. Q地

2.影响L地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地形 B. 纬度位置 C. 洋流 D. 距海远近

3.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商品谷物农业 B. 乳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游牧业

在无林地区20 cm厚的土层,只需40年就可以冲刷殆尽,而有林地区,则需75年以上,这说明了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A.净化空气 B.保持水土 C.调节大气成分 D.含蓄水源

铁、煤、石油储量都位于世界前列的国家是

A.中国、美国、俄罗斯 B.巴西、印度、澳大利亚
C.法国、英国、加拿大 D.日本、巴西、墨西哥

同属一种自然带,但气候类型不同的城市有

A.巴黎和罗马 B.北京和伦敦 C.广州和开罗 D.东京和华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