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化学反应中,其产物的总能量为60kJ,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那么反应物的总能量可能是 ( )
A.80kJ | B.50kJ | C.30kJ | D.20kJ |
某恒温密闭容器发生可逆反应Z(?)+W(?)X(g)+Y(?) ΔH ,在t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在t2时刻缩小容器体积,t3时刻再次达到平衡状态后未再改变条件。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Z和W在该条件下一定不为气态 |
B.t1~t2时间段与t3时刻后,两时间段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
C.若在该温度下此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X),则t1~t2时间段与t3时刻后的X浓度相等 |
D.若该反应只在某温度T0以上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己知:NH3?H2O (aq)与H2SO4(aq)反应生成1mol正盐的△H= —24.2kJ/moL;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H= —57.3kJ/mol。则NH3·H2O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
A.-69.4 kJ/mol | B.-45.2kJ/mol |
C.+69.4 kJ/mol | D.+45.2 kJ/mol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AlCl3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当n(OH-):n(Al3+)=7:2时, 2Al3+ + 7OH- = Al(OH)3↓+ AlO2- + 2H2O |
B.Cl2与FeBr2溶液反应,当n(Cl2):n(FeBr2)=1:1时, 2Fe2+ + 4Br- +3Cl2 =" 2" Fe3+ + 2Br2 + 6Cl- |
C.CuCl2溶液与NaHS溶液反应,当n(CuCl2):n(NaHS)=1:2时 Cu2++2HS-= CuS↓+2H2S↑ |
D.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1:2时, |
3 Fe +2NO3- +8H+ =" 3" Fe2+ +2NO↑+4H2O
有下列两种转化途径,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途径①反应中体现了浓HNO3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
B.途径②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浓度来降低成本 |
C.由途径①和②分别制取1 mol H2SO4,理论上各消耗1 mol S,各转移6 mol e- |
D.途径②与途径①相比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是因为途径②比途径①污染相对小且原子利用率高 |
在某晶体中,与某一个微粒x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另一个微粒y所围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形(如图)。该晶体不是
A.NaCl(x=Na+,y=Cl-) |
B.CsCl(x=Cs +,y= Cs +) |
C.金属钋(Po) |
D.C60晶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