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相同的温度,可逆反应2A(g(+B(g)
2C(g)在1×105Pa和1×106Pa条件下分别达到平衡时的逆反应速率,后者与前者相比较 ( )
| A.大于 | B.小于 | C.等于 | D.无法确定 |
氮族元素与同周期的碳族、氧族元素相比较,下列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C<N<O |
| B.非金属性:Si>P>S |
| C.稳定性:SiH4>PH3>H2S |
| D.酸性强弱:H2SiO3<H3PO4<H2SO4 |
氮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
| B.熔沸点逐渐降低 |
| C.RH3还原性逐渐增强 |
|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
鉴别NO2和溴蒸气的方法可选用 …()
| A.通入蒸馏水中观察颜色变化 |
| B.通入AgNO3溶液中观察沉淀的生成 |
| C.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接近气体 |
| D.分别通入NaOH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
下列各氧化物中属于对应酸的酸酐的是()
| A.SO2—H2SO4 | B.NO2—HNO3 | C.SO3—H2SO3 | D.CO2—H2CO3 |
关于氮族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氮族元素的最高正价均为+5 |
| B.氧化物的通式可表示为R2O5 |
| C.其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一元强酸 |
| D.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氮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