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江苏省不同季节平均气温分布图(下页),回答题。

1.分别表示该省冬、夏两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是
A.图①、图② B.图④、图③ C.图①、图③ D.图④、图②
2.该省部分城市与其自然植被、气候类型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A.南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连云港——温带季风气候
B.苏州——温带季风气候;徐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连云港——温带落叶阔叶林;南京——温带季风气候
D.徐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苏州——亚热带季风气候
3.决定该省冬季等温线基本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热力性质 B.纬度 C.地形 D.洋流
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冰川作用无关的是()
| A.欧洲平原上低缓的波状丘陵 | B.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 |
| C.阿尔卑斯山地两侧的湖泊 | D.阿尔卑斯山脉的峰顶终年积雪 |
读德国面积、人口、主要工业产品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表,并根据德国相关知识,回答22~23题。
| 面积 |
人口 |
钢 |
煤 |
发电量 |
汽车 |
|
| 世界%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 德国% |
2.5 |
1.3 |
5.1 |
7.0 |
4.5 |
14.2 |
从表中看出,德国是世界上
| A.发达的工业国 | B.面积大,人口多的国家 |
| C.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 | D.经济基础薄弱的国家 |
德国北部平原地势低平,冬冷夏凉,土壤贫瘠,德国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在北部形成了()
| A.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 B.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区 |
| C.全国林业基地 | D.以水果.蔬菜为主的农业区 |
|
下图是世界某一地区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20~21题。
| A.冰川刨蚀作用 | B.断裂下陷形成 | C.海积作用 | D.火山作用 |
关于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多信仰伊斯兰教 | B.社会稳定,经济高度发达 |
| C.地势较高,以高原山地为主 | D.夏季炎热干燥,水资源紧张 |
读右图,回答18~19题。
对图中A、B所示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本区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
B.本区是世界著名的灌溉农业区,代表性农作物是椰枣
C.河流a是底格里斯河,注入波斯湾
D.B地区气候温和,年降水量丰沛关于C湖两侧广阔的平原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
| A.受地中海气候影响,畜牧业发达 |
| B.降水丰富,热量充足,适宜咖啡生长 |
| C.气候干燥,阳光充足,适宜棉花生长 |
| D.影响本区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
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16~17题。
图中河流的甲至乙河段流域范围狭窄,其主要原因()
| 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 |
| B.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 |
| 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 |
| D.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
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 A.①②④ | B.①③⑥ | C.②④⑤ | D.③⑤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