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模型试验,可以检验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合理性。下表为降水量在60mm/30分钟时,“不同植被覆盖率林草措施减流减沙效益”表。读表回答题。
植被覆盖率 (%) |
径流量 (mm/30分钟) |
入渗量 (mm/30分钟) |
产沙总量 (g) |
减流效益 (%) |
减沙效益 (%) |
100 |
9.77 |
50.23 |
0.85 |
80.78 |
99.30 |
85 |
20.46 |
39.54 |
1.52 |
59.75 |
98.77 |
70 |
27.31 |
32.69 |
4.34 |
46.27 |
96.48 |
60 |
38.24 |
21.76 |
24.11 |
24.77 |
80.41 |
40 |
41.91 |
18.09 |
57.29 |
17.53 |
53.45 |
20 |
42.44 |
17.56 |
88.75 |
16.51 |
27.89 |
0 |
50.83 |
9.17 |
123.07 |
0 |
0 |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径流产生量随植被覆盖率增大而增大
B.径流产生量随入渗量减少而增大
C.产沙总量随入渗量增大而增大
D.入渗量随植被覆盖率减小而增大
2.在植被覆盖率变化幅度相同条件下,同时对减流减沙效益影响均较大的植被覆盖率变化范圈是 ( )
A.20%~40% B.40%~60% C.60%~70% D.70%~85%
关于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进行清洁生产不需要末端治理 | B.进行清洁生产仍需要末端治理 |
C.两者是一个相互矛盾的过程 | D.两者无多大关系 |
环境污染可分为不同类型,废气污染、废液污染和光污染是按来划分的。
A.污染物的性质 | B.环境要素 | C.污染物的形态 | D.污染物来源 |
20世纪“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中的水俣病事件发生在
A.比利时 | B.美国 | C.日本 | D.英国 |
关于城市生态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在人类活动支配下,以人为核心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复合体 |
B.城市生态系统由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部分组成 |
C.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对资源的利用效率高 |
D.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能量都较强 |
农村生态建设以综合治理旱、涝、盐、碱,建设高产农田生态系统为重点的地区
A.东北松嫩平原地区 | B.黄淮海地区 | C.西北地区 | D.西南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