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沿30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后回答1-3题。
1.图中A、B、C三地对应的地形单元分别是
A.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江南丘陵 B.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江南丘陵 D.横断山区 四川盆地 江汉平原
2. 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A.①地势②年太阳辐射量③7月均温 B.①地势②7月均温③年太阳辐射量
C.①7月均温②年太阳辐射量③地势 D.①年太阳辐射量②地势③7月均温
3. B、C两地相比较,在图中②曲线B处出现低值的原因是
A.海陆分布 B.纬度 C.地形 D.大气环流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太阳辐射 | B.地面辐射 |
C.大气逆辐射 | D.大气辐射 |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 B.海陆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 |
C.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 D.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 |
下图示意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分析回答题。当太阳直射点处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赤道上昼夜平分 |
B.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 |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
D.北极圈及其以北到处都是极昼现象 |
当太阳直射点由d→a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增大 | B.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逐步加大 |
C.全球逐渐趋向昼夜平分 | D.地球公转逐渐趋向近日点 |
某一恒星昨晚20时位于观测者头顶,今晚同一地点再次位于观测者头顶的时间为
A.20时 | B.20时56分4秒 | C.19时 | D.19时56分4秒 |
假如黄赤交角增大到25°,则
A.寒带范围缩小 | B.温带范围扩大 | C.温带范围缩小 | D.热带范围缩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