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降水变率是表示降水量变动程度的统计量,一般可分为绝对变率和相对变率。降水绝对变率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称为降水相对变率。
图4是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图,图中abcd四城市在某年降水量分别是 1083mm 、986mm、679mm、642mm。读资料和图回答题。
1.关于四地降水变率的正确说法是
A.四地降水绝对变率相等
B.降水越多相对变率越大
C.绝对变率由南向北递减
D.相对变率c城市大于a城市
2.该年
A.我国北方旱南方涝
B.副热带高压势力弱
C.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
D.东部雨季开始晚结束早
栓皮栎的树皮在树干水分较少时采剥,风干后作为制造软木塞的材料。右下图是某国示意图,栓皮栎主要生长在该国的南部地区,完成下列题。该国采剥栓皮栎树皮的最佳季节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关于A河与B河径流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河汛期出现在夏季,B河汛期出现在冬季 |
B.两河汛期均出现在夏季 |
C.两河径流量的变化都较小 |
D.A河径流量的变化比B河小 |
下图为2002~2010年我国东部某城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完成下列各题。图示时期,该城市人口状况是()
A.2010年该市人口数量最多 | B.2009年人口增长最快 |
C.2006年后人口呈负增长 | D.人口持续减少 |
2005年以后,该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快速下降,最可能是该城市()
A.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 B.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
C.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 D.产业升级和转移 |
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15至64岁)数的比值。如果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人口抚养比下降,就会带人口红利,反之就没有人口红利。下图表示日本人口红利消失前后经济走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根据材料和图,可以得出结论是()
A.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抚养比持续下降 |
B.经济减速增长时期抚养比大幅度上升 |
C.人口红利是影响经济增速的主导因素 |
D.人口红利的消失会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 |
为应对人口抚养比转变产生的影响,日本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推迟退休年龄②调整生育政策③输出国际劳工④提高消费水平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我国某山峰等高线和植被带谱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山峰可能位于下列山脉中的()
A.阴山 | B.贺兰山 |
C.天山 | D.秦岭 |
关于该山峰垂直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山峰北坡雪线高于南坡,南坡是迎风坡 |
B.山地针叶林带只分布在山地的阳坡 |
C.山地阳坡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的海拔比阴坡低 |
D.山地南坡为阳坡,北坡为迎风坡 |
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秋景秋色差异甚大。下图中“三纵一横”四条线路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策划的寻访秋天的路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沿线路Ⅰ、Ⅱ、Ⅳ穿越甲区域时均能看到的景色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B.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
C.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
D.暖温带草原 |
世界范围内我国的四季更替最鲜明,四季类型组合也特别丰富。4条线路中只经历了“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和“长夏无冬,秋去春来”两种四季类型的是()
A.Ⅰ线路 | B.Ⅱ线路 |
C.Ⅲ线路 | D.Ⅳ线路 |
乙区域生态建设的合理措施是()
①植树造林 ②种草 ③自然恢复 ④退田还湿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