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表达了一个最重要的事实:如果空气阻力和摩擦力小到可以忽略,小球必将准确地终止于同它开始点相同高度决不会更高一点,也决不会更低一点的点,这说明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有一个“量”是不变的,这个“量”就是( )
A.能量 | B.势能 | C.力 | D.动能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时间10点整”,指的是时间,一节课是40min,指的是时刻 |
B.列车在上海站停了20min,指的是时间 |
C.在有些情况下,时间就是时刻,时刻就是时间 |
D.电台报时时说:“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这里实际上指的是时刻 |
以下几种关于质点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发看作质点 |
B.只要物体运动得不是很快,物体就可以看作质点 |
C.质点是一种特殊的实际物体 |
D.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起的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诗描述的运动的参考系分别是()
A.竹排,流水 | B.流水,青山 | C.青山,河岸 | D.河岸,竹排 |
一列波正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λ,波的振幅为A,波速为v.某时刻波形如图所示,经过t=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波前进了![]() |
B.质点P完成了![]() |
C.质点P此时正向y轴负方向运动 |
D.质点P运动的路程为5A |
如图所示,一波源在绳的左端发生半个波1,频率为f1,振幅为A1;同时另一波源在绳的右端发生半个波2,频率为f2,振幅为A2。图中AP=PB,由图可知:
A.两列波不同时到达P点 |
B.两列波相遇时,P点的波峰不可以达到(A1+A2) |
C.两列波相遇后不能各自保持原来波形独立传播 |
D.两列波相遇时,绳上振幅可达(A1+A2)的质点有两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