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中的阴影部分为黑夜,且A点在极圈上。读图回答8-9题。此时角α应该等于
A.23°26′ | B.35° | C.45° | D.66°34′ |
B地某同学在操场上立一竹竿来观察日影的移动规律,并将竹竿顶端日影移动轨迹绘制成图,图6中与观察记录符合的是
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读图回答下列小题。同学们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到路口A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汽车应选择的行驶方向为( )
A.东 | B.南 | C.西 | D.北 |
老师要利用学校建成的GIS了解全班同学居住点的空间分布状况,主要用到的GIS功能是( )
A.输入 | B.管理 | C.分析 | D.输出 |
该城市计划布局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较适宜的选址为(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在图中所示的区域中,a~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 )
A.山体坡度大 |
B.地表崎岖不平 |
C.河水流速快 |
D.泥沙淤积严重 |
下图为“某地区经纬网局部图”,图中虚线为昏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甲地位于丁地的方位是( )
A.西北方向 | B.西南方向 |
C.东南方向 | D.东北方向 |
当图中乙地的地方时为20时时( )
A.北半球昼长夜短 |
B.全球昼夜平分 |
C.丁地的地方时为21时20分 |
D.北京时间为次日4时 |
若某直升机从乙地飞往丁地,其最近的航线方向是( )
A.向正西方向 |
B.向正东方向 |
C.先西南,后西北 |
D.先东南,后东北 |
图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读图完成下小题。影响该河干流区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率 | B.太阳辐射和土层厚度 |
C.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 | D.水分条件和太阳辐射 |
该河最有可能是( )
A.塔里木河 | B.松花江 | C.淮河 | D.珠江 |
读图1,回答第下题。图中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
东北平原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
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