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对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果树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净光合速率以
的吸收速率表示,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对恒定)。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光强(mmol光子/ ) |
0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
| 龙眼 |
光能得用率(%) |
- |
2.30 |
2.20 |
2.00 |
1.80 |
1.60 |
1.50 |
1.40 |
1.30 |
1.20 |
|||
| 净光合速率 (wnol / ) |
-0.60 |
2.50 |
5.10 |
6.55 |
7.45 |
7.90 |
8.20 |
8.50 |
8.50 |
8.50 |
||||
| 茫果 |
光能得用率(%) |
- |
1.20 |
1.05 |
0.90 |
0.85 |
0.80 |
0.75 |
0.70 |
0.65 |
0.60 |
|||
| 净光合速率 (wnol / ) |
-2.10 |
1.10 |
3.70 |
5.40 |
6.50 |
7.25 |
7.60 |
7.60 |
7.60 |
7.60
|
下图①表示某生物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图解;图②表示该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部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为DNA片段,则b1链的(C+G)/ b2链的(A+T)="1" |
| B.图①中,若b2为RNA链,则b1链的(A+T)/ b2链的(A+U)="1" |
| C.图②所示的生物体中肯定不存在含有4个b基因的某细胞 |
| D.图②所示细胞有2个四分体 |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交叉互换等变异,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 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B. 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
C. 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D. 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
小麦麦穗基部离地的高度受四对基因控制,这四对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每个基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将麦穗离地27cm的mmnnuuvv和离地99cm的MMNNUUVV杂交得到F1,再用F1代与甲植株杂交,产生F2代的麦穗离地高度范围是36~90cm,则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为
| A.MmNnUuVv | B.mmNNUuVv | C. mmnnUuVV | D.mmNnUuVv |
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 A.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 |
| B.2个,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
| C.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 |
| D.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 |
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 A.可能出现三倍体细胞 |
| B.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常达100% |
| C.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 |
| D.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