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GPS是进行野外考察与探险的重要工具,其作用是

A.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B.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海拔高度
C.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地形 D.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水文状况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13是某区域能源调配图。读图,完成23~25题。

图中“西电东送”南线工程的电力构成是()

A.火电 B.以火电为主,水电为辅
C.水电 D.以水电为主,火电为辅

近年来该区域从越南中部进口煤炭数量逐渐超过晋煤,原因是()

A.越南煤储量丰富,质优价廉
B.晋煤面临枯竭,产量减少
C.越南煤距珠三角近,运费低廉
D.晋煤综合开发,外运减少

2010年元月,该区域电煤供应形势严峻,缺口日益加大。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可能是()
①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电力需求加大
②渤海冰情严重,晋煤外运受阻
③经济危机冲击,工厂开工不足
④产业结构升级,高耗能企业增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① D.①①

图12是几个地区(a、b、c)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读图,完成21~22题。

a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与b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大自流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

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拥有未利用地近8007万亩,人均未利用地0.81亩,比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平均水平高近45%。图11是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9~20题。

获取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IS C.GIS D.数字地球

与珠三角相比,黄河三角洲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未利用地集中连片分布 B.热量充足,生产期长
C.临近黄河,水源充足 D.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图10是世界汽车工业基地及产业转移方向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第一次转移是从乙地转移到甲地,甲地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 )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C.甲地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D.国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丙地汽车产量迅速上升。其主要得益于()

A.原料、燃料丰富 B.位置优越,分布集中
C.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 D.重视科技投入,人力资源丰富

图9为我国东南某沿海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据史料记载,该城市早期人类活动主要分布在沿河地区,推测早期的城市形态最可能是()

A.组团式 B.分散式 C.团块状 D.条带状

造成图中局部地区等地租线由市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B.交通运输
C.城市形态 D.消费人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