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2为“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图例中A、B、C填入下表中相应的位置。
城市功能区 |
图例对应字母 |
居民区 |
|
商业区 |
|
工业区 |
|
(2)从市中心到郊区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序为: ﹥B﹥ 。
(3)该城市拟在甲 、乙两处新建一个化工厂,你认为选择在 处合理,理由是
。
(4)在该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 、
等。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乡20年间的变化状况示意图。该地人均收入由1987年的300元提高到2007年的2 000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指出20年间该区域的最大变化及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2)该区域聚落呈带状发展,试简述其形成条件。
(3)为了促进图示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协调人地关系?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黄金玉米带即最适合玉米种植的黄金地带。吉林玉米带(40°N~42°N,125°E~128°E),与大致同纬度的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
材料二、“吉林省玉米种植区分布图图”。
材料三、吉林省会长春的汽车产业以“一汽集团”为主体,以汽车研究所、吉林大学等科研机构为依托,以 240 多家为第一汽车集团配套的零部件企业为支撑的汽车工业体系,形成了一大批与汽车工业发展相关的企业群,是我国著名“汽车城”。
(1) 简述吉林省东部地区未形成黄金玉米带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长春成为“汽车城”的原因。(4 分)
(3) 近年来,辽宁省北部、 黑龙江省南部、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也在推广种植吉林玉米,并形成吉林黄金玉米带的延长带。你认为在这些地区大规模种植玉米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黄土高原景观图”
材料2:下表为黄土高原某地1978年和2007年相关统计资料。
统计项目 |
1978年 |
2007年 |
耕地面积(万公顷) |
4.0 |
4.6 |
森林、草原比重(%) |
18 |
10 |
气温年较差(℃) |
33 |
36 |
年降水量(毫米) |
440 |
380 |
水土流失范围 |
小 |
大 |
粮食平均亩产(千克) |
160 |
150 |
粮食总产量(万吨) |
9.6 |
10. 5 |
人口(万人) |
32 |
40 |
(1)造成黄土高原地区形成材料一中地貌特征的最主要外力原因是。
(2)材料二中,30年间,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有何变化:;
当地自然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从材料2可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4)黄土高原的治理需要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针对材料1图中陡坡地貌,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平整土地,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B.封坡育林育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C.修建水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D.改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
读北非区域简图和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地是世界著名的长绒棉产区,分析乙地发展棉花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
(2)简述图示区域陆上交通运输线路北密南疏的主要原因。
(3)图中丙三角洲近些年来日渐萎缩,请简要说明原因
(10分)读沿36°N的地形剖面图和图中a、b两地的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a地相比,b地冬季降水有什么特点?并简述其原因。(3分)
(2)试分析乙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3分)
(3乙国的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其主要原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