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的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内在的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
B.自然经济的抵制和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 |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
董仲舒说:“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这表明董仲舒的义利观是()
A.义利并重 | B.先义后利 |
C.重义轻利 | D.舍义取利 |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A.老庄哲学的影响 | B.孔孟之道的影响 |
C.韩非思想的影响 | D.墨家学说的影响 |
2013年10月13日,“荀子思想现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隆重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对荀子思想的地位、作用及其现代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探讨的内容不包括()
A.“隆礼重法”的治国理念 |
B.“万物皆生于两”的哲学思想 |
C.“礼为民生”的民本思想 |
D.“学不可以已”的教育思想 |
胡适说:“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据此可知()
A.韩非是儒道思想的集大成者 |
B.诸子以恢复西周统治为目标 |
C.诸子百家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
D.诸子学说是他们谋生的手段 |
一位先秦思想家这样评论两位政治人物: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诈谋的国君。这位思想家秉承的理念是()
A.无为而治 | B.兼爱非攻 | C.以法治国 | D.克己复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