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以后进入近代,西洋文化侵袭着中国本土文化,许多沿海大城市,尤其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因华洋杂居,得西方风气之先,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这种变化最先体现在
| A.旗袍的出现与改进 | B.中山装的出现 |
| C.开始有国人穿西服 | D.列宁装的流行 |
1968年底,《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批示,由此掀起了一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下列对这场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有利于提高广大知识青年的文化水平 |
| B.满足了广大知识青年的广泛求知欲望 |
| C.使知识青年获得了更重要的生产经验 |
| D.知识青年失去了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 |
历史漫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通过讽刺性和幽默性揭示历史现象或事件的本质特征。抗日战争时期有很多反映抗日战争的漫画,下图是反映这个时期史实的其中一幅漫画,体现了抗日战争的特点是()
| A.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 | B.全面抗战路线的体现 |
| C.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抗战 | D.两个战场的相互配合 |
1890年李鸿章访美时说:“中国人不信教,中国人是只注意教会的药品救济等”。材料表明()
| A.美国在华传教最积极 | B.中国人永远不会加入天主教 |
| C.李鸿章排斥西方文明 | D.李鸿章排斥天主教在华传播 |
有人把“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历程”概括为“一个马鞍形与两个高峰”,这也是中国古代科技整体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第二个高峰出现在公元11世纪——公元13世纪。下列表述属于第二个高峰的是()
| A.中国四大发明都出现在最高峰时期 |
| B.我国最早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 |
| C.徐光启开后世新法之源《授时历》 |
| D.倡导富国必以本业的《农政全书》 |
2014年10月22日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诞生884周年纪念日。福建武夷山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推出了一系列旅游纪念品,如“朱子孝母饼”。现代人纪念朱熹的主要原因是他()
| A.提出“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 |
| B.“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影响深远 |
| C.认为人心那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
| D.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