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杂合”噬菌体的组成 |
实验预期结果 |
|
预期结果序号 |
子代表现型 |
|
甲的DNA+乙的蛋白质 |
1 |
与甲种一致 |
2 |
与乙种一致 |
|
乙的DNA+甲的蛋白质 |
3 |
与甲种一致 |
4 |
与乙种一致 |
A.1、3 | B.1、4 | C.2、3 | D.2、4 |
发酵工程的第一个重要工作是选择优良的单一纯种。消灭杂菌获得纯种的方法不包括()
A.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含不同碳源的培养基 |
B.根据微生物缺乏生长因子的种类,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的生长因子 |
C.根据微生物遗传组成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比例的核酸 |
D.根据微生物对抗菌素敏感性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抗菌素 |
将少量的酵母提取液加入到足量的葡萄汁中进行果酒制作,15 ℃条件下密封保温一段时间之后,检测到反应体系含有少量的酒精。如对上述实验的某个因子进行改动,实验的结果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增加酵母提取液量,则产生相同酒精所需的时间缩短 |
B.增加葡萄汁量,则相同时间内酒精浓度升高 |
C.连续通入无菌空气,则相同时间内酒精浓度升高 |
D.保温温度提高到23℃,则相同时间内酒精浓度降低 |
下图为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曲线,其中正确的是( )
为了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准确性高,关键是( )
A.样品处理 | B.标准显色液的制备 | C.比色 | D.泡菜的选择 |
人们利用某些微生物制作食品时,需要分析微生物的特点,控制微生物的发酵条件。下列与此有关的各项内容都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食品 |
果酒 |
果醋 |
腐乳 |
泡菜 |
主要 微生物 |
酵母菌 |
醋酸菌 |
毛霉 |
醋酸菌 |
制作装 置或操 作步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