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胡适曾说:在过去的25年中有三本进步杂志代表了三个时代,也创造了三个时代。下图是三本进步杂志的图影,那么对“三个时代”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A.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法运动 |
C.辛亥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
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1858年6月,清朝某大臣上书:“……国家内匪未净,外患再起,征调既难,军饷不易,此战之不可者四也。”与这一奏折直接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①鸦片战争②太平天国运动③第二次鸦片战争④义和团运动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④⑤ |
有学者指出,中国地方政体自秦到清经历了三个阶段,依次为郡政阶段、州政阶段、省政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矛盾相调适的产物。文中的“州政阶段”主要是指
A.先秦时期 | B.秦汉时期 |
C.唐宋时期 | D.明清时期 |
清代某军机大臣曾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诗中的“葫芦”主要来自
A.皇帝的意旨 | B.朝臣的奏章 |
C.同僚的意见 | D.个人的判断 |
(原创)秦朝的《行书律》规定:急行文书包括皇帝诏书,必须立即传达,不能有片刻稽留。汉朝对车马传递也明确的法律规定——《汉驿律令》;曹魏时期颁布《邮驿令》。古代政府重视邮驿制度目的是
A.促进全国经济交流 | B.加强对地方有效控制 |
C.推动交通系统完善 | D.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 |
公元前403,晋国的赵、魏、韩三家大夫废晋静公,将晋公室的土地全部瓜分。公元前376年,周王室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这一事件,在政治上有划时代意义,主要因为其
A.严重破坏宗法分封制 | B.标志郡县制的确立 |
C.标志分封制开始实施 | D.破坏了中央集权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