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实验事实 |
结论 |
A |
溴水中加入甲苯,溴水层褪色 |
甲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
B |
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12溶液后红色褪去 |
验证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
C |
金属钠与乙醇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 |
乙醇分子中的羟基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
D |
实验时手指上不小心沾上苯酚 |
立即用70℃以上的水清洗 |
肯定属于同族元素且性质相似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A为1s22s2,B为1s2 |
B.结构示意图:A为![]() ![]() |
C.A原子基态时2p轨道上有1个未成对电子,B原子基态时3p轨道上也有1个未成对电子 |
D.A原子基态时2p轨道上有一对成对电子,B原子基态时3p轨道上也有一对成对电子 |
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Y元素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ns(n-1)np(n+1),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元素所在周期中所含非金属元素最多 |
B.Y元素在周期表的第3周期ⅥA族 |
C.Y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4s24p4 |
D.Z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
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 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3;④1s22s22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 |
B.原子半径:④>③>②>① |
C.电负性:④>③>②>① |
D.最高正化合价:④>③=②>① |
判断下列化合物中标出的显正价的元素正确的是
A.OF2(F显正价) | B.CN—离子(N显正价) |
C.NH3(H显正价) | D.SiC(C显正价) |
HBr气体的热分解温度比HI热分解温度高的原因是
A.HBr分子中的键长比HI分子中的键长短,键能大 |
B.HBr分子中的键长比HI分子中的键长长,键能小 |
C.HBr的相对分子质量比HI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
D.HBr分子间作用力比HI分子间作用力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