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

(1)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基础是                    _______
(2)细胞融合是随机的过程,在HAT培养基中培养,目的是                   
(3)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需要添加无机盐,但要注意无机盐的          ,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此外通常在合成培养基中加入适量血清,其原因是      __
(4)动物细胞培养时,要保证被培养的细胞处于一定的气体环境,所需要的气体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可以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表达载体除了包含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外,还应具有__________。②过程常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过程培养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可以采用___________技术,培育出多头相同的转基因牛犊。受体母牛在接受胚胎之前须经过___________激素处理达到___________,以便为胚胎发育提供相同的生理环境。
(3)在抗虫棉培育过程中,④过程中的受休细胞如果采用愈伤组织细胞,与采用叶肉细胞相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____。⑤过程所采用的生物技术_________________。要确定目的基因(抗虫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能稳定遗传并表达,在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几年我国柑橘大丰收,提取橘皮精油是提高其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请分析回答提取过程的有关问题:
(1) 提取橘皮精油,常采用法而不用蒸馏法,原因是
(2)提取橘皮精油时,为了提高出油率,首先将橘皮,并用石灰水浸泡,石灰水的作用是
(3)压榨过程,为了使橘皮油易与水分离,常加入
(4)得到压榨液后,过滤除去固体物和残渣,然后进一步除去质量较小的残留固体物,再用分液漏斗或吸管将上层的橘皮精油分离出来。此时,橘皮油中含有少量的水和果醋,需在5℃—10℃下使杂质沉淀,用吸管吸出上层澄清橘皮油,其余部分过滤,混合合并后成为最终的橘皮精油。

(11分)球茎紫堇的有性生殖为兼性自花授粉,即开花期遇到持续降雨,只进行自花、闭花授粉。天气晴朗,可借助蜜蜂等昆虫进行传粉。紫堇的花色(紫色AA、黄色Aa、白色aa)与花梗长度(长梗对短梗为显性,基因用“B、b”表示)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将相等数量的紫花短梗(AAbb)和黄花长梗(AaBB)两个品种的球茎紫堇间行种植,请回答:

(1)若开花期连续阴雨,黄花长梗(AaBB)植物上收获种子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种, 所控制对应性状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开花期内短暂阴雨后,天气晴朗,则紫花短梗植株上所收获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2)紫堇花瓣的单瓣与重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的相对性状。自然界中紫堇大多为单瓣花,偶见重瓣花。人们发现所有的重瓣紫堇都不育(雌、雄蕊发育不完善),某些单瓣植株自交后代总是产生大约50%的重瓣花。
①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紫蔓的单瓣花为___________性状,Fl单瓣花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研究发现,造成上述实验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等位基因(E、e)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而染色体缺失的花粉致死所致。下图为F1单瓣紫堇花粉母细胞中等位基因(E、e)所在染色体联会示意图,请在染色体上标出相应基因
③为探究“染色体缺失的花粉致死”这一结论的真实性,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图示方案获得F2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__。该过程需要经过①_______、②________后得到F2,最后观察并统计F2的花瓣性状表现。
预期结果和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上述结论是真实的: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上述结论是不存在的。

下图X、Y、Z分别表示一天24小时的温度变化、光合速度(㎎/h)、净光合速度(㎎/h)。请据图回答:

(1)中午12点时,Z曲线下降,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中午12点时,Y曲线也下降,则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午12点时,植物的呼吸速度约为___________㎎/h,18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
(4)Z线的a点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光合速度与呼吸速度相等的点是_________________。
(6)该植物是否能正常生长,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萌发的小麦种子中淀粉酶活性较强,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以下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 min后失活。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 cm)。
主要试剂及仪器:麦芽糖标准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作麦芽糖梯度液。取7支干净的具刻度试管,编号,按表加入试剂,再将试管置于60℃水浴中加热2 min,取出后按试管号顺序排列。

步骤二: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制备淀粉酶溶液。
步骤三: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70℃水浴中15 min,取出后迅速冷却。
步骤四:另取四支试管,编号A、B、C、D,向A、B试管中各加5 mL 5%淀粉溶液,向C、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已经处理的酶溶液(忽略其中含有的少量麦芽糖)和蒸馏水,将四支试管置于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 min,然后将C、D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加入到A、B试管中,摇匀后继续在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 min。
步骤五:取A、B试管中反应溶液各2 mL分别加入E、F试管,然后向E、F试管分别加入,再置于,2 min后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分析:将E试管中颜色与第①步中获得的麦芽糖标准液进行比较,获得该试管中麦芽糖浓度,并计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
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
(2)步骤一的5~7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的量(X\Y\Z)分别是(单位mL)。
(3)实验中B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
(4)请补全步骤五的做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