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2年张弼士在烟台创办“张裕葡萄酿酒公司”获得了巨大成功。在他总结的“张裕”创业史中写道:“备历艰阻”“掷无数之金钱,耗无量之时日,乃能不负初志。”张弼士的“初志”应是
A.实业救国 | B.支持革命事业![]() |
C.打造中华第一品牌 | D.推翻满清政府 |
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推断 ( )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
据统计,自上古至隋朝见于记载的88件水利工程中,华北占72件,华南仅占16件。而唐代见于记载的212件水利工程中,华北占101件,华南占11l件。这说明()
A.南方水利技术超过北方 | B.南方农业地位上升 |
C.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 D.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
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关系是租佃关系,这一关系的日益普遍带来的影响是( )
A.政府收入大大提高 | B.阶级矛盾得以缓和 |
C.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 | D.通过经商盈利买地 |
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根本上是因为( )
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 B.统治者“不抑兼并” |
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
在我国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到私有的转变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 )
A.商鞅变法 | B.公田的大量抛荒 |
C.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 | D.铁器和牛耕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