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⑴有人说,此词首句为“一篇之旨”,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
⑵“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效果?
⑶在古代,骚人墨客酷爱用颜色词来写景状物、寄托情思,请结合全词,赏析结句“红”“绿”二字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陈维崧
夏五大雨浃月①,南亩半成泽国,而梁溪人尚有画舫游湖者,词以寄慨。
翠釜②一朝裂,铜狄尽流铅③。江南五月天漏,炼石补仍穿。骤若淫龙喷沫,狂比长鲸跋浪,庐舍没长川。菱蔓绕床下,钓艇系门前。
今何日,民已困,况无年。家家秧马闲坐④,墟井断炊烟。何处玉箫金管,犹唱雨丝风片⑤,烟水泊游船。此曲纵娇好,听者似啼猿!
【注释】①浃月:整月。②翠釜:天空。③铜狄流铅:铜人泪如铅水。④秧马:农具名。⑤雨丝风片:和风细雨。词的上阕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论者评收尾“此曲纵娇好,听者似啼猿”10字“有千钧之力”,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山花子•春恨
陈子龙①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②。寂寞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金缕尽③,虫衔画粉玉楼空。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注:①陈子龙:明末清初爱国名士,史家称誉“生而文章名世,没而忠义传世”。②五更钟:亡国丧音③蝶化彩衣:《罗浮山志》载有葛洪成仙,遗衣化彩蝶的故事,此处形容明皇族贵胄死后的萧瑟悲凉。词的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什么意境?
“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深层用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符离吊颍川侯傅公①
清·王士禛
跃马千山外,呼鹰百战场。平芜何莽苍,云气忽飞扬。
寂寂通侯里②,沉沉③大泽乡。颍川汤沐④尽,空羡夥颐王⑤。
【注】①颍川侯傅公:指明初大将傅友德,他初随陈友谅,后降明太祖朱元璋,有功于明室,后被太祖“赐死”。②通侯里:喻傅公生前居处。③沉沉:茂盛。④汤沐:即“汤沐邑”,借指封地。⑤夥颐王:指张楚王陈胜,汉高祖称帝后为陈胜置守冢三十户。简析诗歌前两联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4分)
赏析颈联中“寂寂”“沉沉”二词的巧妙之处。(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秋海棠袁枚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注:袁枚,三十多岁以后不再出仕,过了几十年悠游林泉山野的闲适生活。诗人笔下的秋海棠具有哪些特征?请概括回答。
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三四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诗词,回答下列问题。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这是一首咏物诗,着重刻画了与众不同孤桐的形象。你认为最能表现出孤桐独特品格的两句诗(一联)是
,结合尾联“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简要赏析诗人在诗中流露出来的内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