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四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中心法则体现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 |
B.马和驴杂交生出的骡子是二倍体 |
C.高茎豌豆(Dd)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1 |
D.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
同一番茄地里有两株番茄,甲株所结果实的果形全部异常,乙株结了一个果形异常的果实,甲、乙两株异常的果实连续种植几代后果形仍保持异常。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者均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
B.甲株发生的变异的时间比乙株早 |
C.甲株变异一定发生于减数分裂时期 |
D.乙株变异一定发生于有丝分裂时期 |
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未见明显异常,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还可能发生变异 | B.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 |
C.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 | D.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 |
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油菜有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H和h,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下图是获得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技术路线,已知油菜单个花药由花药壁(2n)及大量花粉(n)等组分组成,这些组分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两过程均需要植物激素来诱导细胞分化 |
B.与④过程相比,③过程可能会产生二倍体再生植株 |
C.图中三种途径中,利用花粉培养筛选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效率最高 |
D.F1减数分裂时,H基因所在染色体会与G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联会 |
玫瑰有50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迄今已培育出2500多个品种。玫瑰没有生成蓝色翠雀花素所需的“黄酮类化合物3,5—氢氧化酶”的基因,因此蓝玫瑰被认为是不可能培育成功的。但日本科研人员将蓝三叶草中的蓝色素基因植入普通玫瑰而成功培育出了蓝玫瑰,这株玫瑰的花瓣中所含的色素为蓝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蓝色翠雀花素分布于蓝玫瑰花瓣细胞的液泡和叶绿体中 |
B.培育蓝玫瑰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
C.蓝色素基因在所有玫瑰细胞中都能控制合成蓝色翠雀花素 |
D.蓝玫瑰的培育成功意味着人类创造了一个新的物种 |
动物性食品中的某些致病菌如沙门氏菌、李斯特菌、禽流感H5N1和大肠杆菌O-157,是在现代畜牧业中滥用抗生素条件下抗药性提高而产生的新的致病菌系。用进化论的观点解释致病菌抗药性增强的原成因是
A.使用抗生素的剂量越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方向的变异越快 |
B.长期使用抗生素是对病原体进行选择的过程,结果导致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增加 |
C.长期使用某种抗生素,能诱导病菌分解抗生素的基因大量表达 |
D.抗药性强的病菌所繁殖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