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甲午战争之后,全国各阶层,包括士绅阶层,也包括保守派的士大夫都在感到中国非变不可……但这个体制内却没有产生它所需要的人才,原因就是这个体制本身有个过滤机制,把有新思想的人都排除出去了。”这段话不能说明
A.中国传统封建制度已经失去自我调节功能 | B.中国各阶层积极倡导政治体制的改革 |
C.维新派历史性地扮演了挽救民族危机的角色 | |
D.甲午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
2008年美国金融风暴震动全球,如:冰岛国家破产;乌克兰股市今年已累计下滑近80%;英国股市暴跌,英国首富、钢铁大王米塔尔钢铁公司的股票价格自5月份以来,下跌了近三分之二。这反映了()
A.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
B.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
C.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拉大了南北差距 |
D.经济全球化使金融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 |
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英镑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国际货币,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元代替英镑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世界市场体系的完善 | B.世界经济霸主的更替 |
C.经济全球化发展加速 | D.国际金融制度的优劣 |
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组委会主席曾表示:“APEC的21个成员占了全球贸易的54%,还包括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三个全世界最大经济体。APEC可以发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来推动WTO的谈判。”这可以说明()
A.APEC和WTO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
B.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
C.APEC经济一体化必将实现政治一体化 |
D.APEC是当今世界合作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联盟 |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
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允许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这一措施()
A.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 B.实现了城乡之间人员流通 |
C.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 | D.形成了市场经济的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