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生为一名印度人,并坚守着一些印度传统,但甘地的遗产却仍然可以为全世界的人所享用。”甘地“可以为全世界的人所享用的遗产”主要指
| A.提倡土布经济,反对工业文明 | B.主张自给自足,保持乡村经济 |
| C.提倡非暴力,推动世界和平主义运动 | D.发动食盐进军,维护民族经济 |
“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 A.工农武装割据 | B.抗击外国侵略 |
| C.新民主主义革命 | 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
毛泽东说过:“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两党结成统一战线的结果。”这里的“成就”是指()
| A.北伐战争的胜利 | B.抗日战争的胜利 |
| C.解放战争的胜利 | D.“一五”计划的完成 |
下列事件或现象,典型地体现了“五四精神”主旋律的是()
①总统府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疾呼“胶州亡矣,山东亡矣”
②某店主张贴“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的标语
③北大学生谢绍敏用中指血书“还我青岛”
④浙江海宁决定开除陆宗舆的县籍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孙中山去世后,被安葬在南京中山陵,墓前也是一块无字碑,原因是孙中山功高盖世,非文字可以表达。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 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
| B.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
| C.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 D.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和思想家章炳麟在1905年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几忘曾幸古长安。亿兆民膏血轻抛,只顾一人庆有;下联是:五旬割云南,六旬割台湾,七旬又割东三省,数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疆无。此联抨击的现象主要是()
| A.西方侵略者的贪婪 | B.广大人民的麻木 |
| C.外交官员的卖国 | D.最高统治者的腐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