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据图分析,甲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___________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________。丙同学的错误是______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_________。
(2)上述发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产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假设乙同学的某一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操作错误是 ________。
(4分)2004年2月,玉米育种、栽培专家李登海的“高产玉米新品种掖单13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品种具有“大果穗”、“紧凑型”等特点,提高了单株生产力并可以进行较高密度种植,创造并保持着夏玉米1096.29公斤/亩的世界纪录,为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1)在玉米种群中偶然发现了“大果穗”这一性状,且可以遗传,这种变异类型最可能属于__________。
(2)“紧凑型”玉米(叶片夹角小,上冲)克服了“平展型”玉米植株间互相遮挡阳光的缺点,在新品种增产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紧凑型”有利于增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玉米“紧凑型”(A)与“平展型”(a)是一对相对性状,“大果穗”(B)与“小果穗”(b)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如果你是育种专家,用文字或图解描述如何选育能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种。
(4分)下图甲、乙分别表示高等动物的生殖发育周期和细胞分裂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可发生图乙中③④分裂方式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填宇母)。
(2)图乙中①-- ④所示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 含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____。
(3)检测发现人体细胞中的DNA含量多于染色体DNA含量,原因是DNA不仅存在于细胞核内,还存在于______________这一细胞器中。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斯曼和兰迪•谢克曼、德国科学家托马斯•聚德霍夫。发现细胞通过基因控制囊泡蛋白质合成进而实现囊泡的定向运输与目标融合,并在外界信号作用下精确释放被运输物质。这种细胞内部囊泡运输机制,实现了细胞内的膜性细胞器之间的物质运输,以及某些不能直接穿过细胞膜的物质的传递运输。
(1)下列物质不是通过此机制运出细胞的是()
A.抗体 | B.神经递质 | C.唾液淀粉酶 | D.乳酸 |
(2)细胞内部囊泡运输体系有细胞膜、、核膜等结构组成,体现了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紧密联系。
(3)囊泡与目标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的结构特点,图中①~⑥所示囊泡运输过程中,③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果蝇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实验材料。请回答:
(1)某果蝇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只基因型为BbXaY的雄果蝇,它的白眼基因来自亲本的果蝇;若此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BbbXa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
(2)现有五个果蝇品系都是纯种,其表现型及相应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其中, 2~5果蝇品系均只有一个性状为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纯合,且都由野生型(长翅、红眼、正常身、灰身)突变而来。请据表回答问题:
①通过观察和记录后代中翅的性状来进行基因分离规律的遗传实验,选用的亲本组合是_________。(填亲本序号);其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时说明其遗传符合基因分离规律。
②若要进行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验,选择1和4做亲本是否可行?______,为什么?_______;若选择2和5做亲本是否可行?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状眼雌果蝇CIB品系XBXb,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e,且该基因与棒状眼基因B始终连锁在一起,如图所示。e在纯合 (XBXB、XBY)时能使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控制正常眼的基因用b表示。
为检测经X射线辐射后的正常眼雄果蝇A的精子中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其他隐性致死突变,实验步骤如下:将雄果蝇A与CIB系果蝇交配,得F1,在F1中选取大量棒状眼雌果蝇,与多个正常眼且细胞未发生致死突变的雄果蝇进行杂交,统计得到的F2 的雌雄数量比。
预期结果和结论:
如果F2中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__,则诱变雄果蝇A的精子中x染色体上未发生其他隐性致死突变;
如果F2中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__,则诱变雄果蝇A的精子中X染色体上发生了其他隐性致死突变。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温度条件下,测定某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图一),细胞呼吸与环境中O2浓度关系(如图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影响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b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适当提高外界温度,图中c点将向移动。由图一可知,在连续光照条件下,光照强度大于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在相同温度下,将该植物的叶片置于8 klx光照下10小时,然后移到黑暗处14小时,则该24小时内每100 cm2叶片的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的量为mg。
(2)图二中细胞呼吸的有关曲线需在什么条件下测得?________;当O2浓度为5%时,细胞呼吸的方式为____________;若图一中a点是在氧气充足条件下测得的,则氧气浓度应大于__________%。
(3)右图表示研究人员测定的该植物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连续48h温室内CO2浓度及CO2吸收速率曲线(整个过程呼吸作用强度恒定)。该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