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①电视台报道了一则成都一妇女虐待殴打母亲而遭到周围群众强烈谴责的新闻。当记者采访她时,她居然说:“来拍嘛,拍近点,这下我就出名了,比李宇春都还要出名。”
②据报载,一学生在义务劳动时态度积极,不料招来“假积极”的讥讽,让其觉得“很受伤”。
到底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着不少的困惑。由此看来,在全社会开展荣辱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作为中学生,针对上面材料中妇女的言辞和学生招致的结果,你会对两人分别说些什么呢?(注意说话对象,语言要得体。)
(1)面对虐待母亲的妇女,你会对她说:                                 
(2)面对受到讥讽的学生,你会对他说: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仿照下面的示例,话题不变,另写一组句子,要求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
命运如一壶翻腾的沸水,我们是一撮生命的清茶。没有水的浸泡,茶只能蜷伏一隅;没有命运的冲刷,人生只会索然无味。

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儿童: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他们留在了农村。这个特殊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下面是某省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部分调查数据:

项目
百分比

项目
百分比
非常想父母
65.0
认为应该和父母共同生活
79.3
害怕陌生人
40.0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43.5
觉得自己很一般
52.7
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
34.7


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针对留守儿童现象,写一句公益广告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句不超过20字。
材料:根据气象学上的定义,“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空气普遍混浊的现象。而“雾”,则是水汽比较重时,“干尘粒”吸水,最终结成云雾滴,使能见度进一步降低;低于1公里时被定义为雾,而能见度在1-1O公里时则被定义为轻雾。
在没有太多人为污染时,也被称为“干尘粒”。当空气中水汽较多时,某些吸水性强的“干气溶胶粒子”会吸水、长大,并最终活化成云雾的凝结核等,产生云雾滴。由于干气溶胶粒子和云雾滴都能影响能见度,所以,能见度低于10公里时,可能既有干气溶胶的影响(即导致霾的产生),也可能有(即导致轻雾)。一般情况下,当雾和霾同时存在时,我国区域性,会被称为“雾-霾”现象。

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按要求作答。
(1)概括漫画所反映的一种社会心理。

(2)针对漫画中的现象,写一段劝诫的话。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表达要鲜明、生动、得体,不超过35个字。

结合个人的感悟对汉字进行新的理解,可以赋予汉字特殊的意义。请仿照示例,对以下两个汉字进行理解,要求紧扣字形,有积极意义,表述简练。
[示例]明:如果日和月同时出现,那该多么明亮啊。
聪:心口耳眼并用,才是聪明人。
(1)劣:
(2)舒: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