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     )
①农业合作化运动              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现代报刊业走向繁荣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报纸载文感叹:“我数十年历史之蚕桑事,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官僚资本压迫榨取也!吾民何辜,惟此浩劫!”此种现象出现于

A.1927年左右 B.1927~1936年 C.1937~1945年 D.1946~1949年

1927~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在1935~1936年,增长8.86%,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国民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国民政府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C.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中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近代中国民族火柴厂的两枚火花,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中国民族火柴业顽强成长,这两枚火花告诉我们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动力是

A.政府的大力支持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C.辛亥革命的有力推动 D.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张謇是晚清状元。他不热心官场,而是积极投身实业。一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1600多万辆,其中2/3是在一战期间获得的。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

A.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无暇东顾 B.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伏彼起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奖励实业的法令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间出现了办厂热潮。到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下列各项不能表现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是

A.民族资产阶级发动辛亥革命 B.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C.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D.资本总额增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