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类工业的收益与费用变化曲线图”,回答20—21题。图中适宜该类工业布局的区域范围是
A.OM | B.MN | C.MP | D.PQ |
影响该工业空间费用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租、运费 | B.地租、原料成本 |
C.工资、市场距离 | D.运费、原料成本 |
读下面某城市用地示意图(下左图) (A为主城区,兼有B、C卫星城)和该市常住人口年龄比例图(下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图中城市用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处水厂选址图中④处最合理
B.在甲、乙、丙三处建水泥厂,乙处最合理
C.B、C两卫星城的建设可以缓解A主城区城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热岛效应等环境问题
D.该城市的农田不应该与生态绿地混杂在一起 解读“城市常住人口年龄比例”图,不太合理的是
A.该城市就业压力较大 |
B.该城市近期就将出现劳力资源短缺现象 |
C.该城市人口老龄化严重 |
D.该城市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立建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
下图是某类型企业迁移动因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企业类型可能是
A.建筑材料工业 | B.电器装配工业 |
C.啤酒工业 | D.有色冶金工业 |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立竿成影法测正午太阳高度,发现该地一年中两次出现立竿无影,据此完成下列问题。若其中一次为6月6日,则另一次立竿无影的时间大致为()
A.5月8日 | B.7月8日 |
C.8月8日 | D.9月8日 |
若该兴趣小组夏至日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86.5°(黄赤交角取23.5°),则一年中该兴趣小组测得同样正午太阳高度的天数为()
A.一天 | B.两天 |
C.三天 | D.四天 |
阿尔泰山以西北-东南走向蜿蜒于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边界。1960年至2009年期间,中国阿尔泰山地区冰川普遍退缩。读下左图和下右图,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关于此地冰川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阿尔泰山地区冰川主要分布在2400~2600m区间 |
B.高海拔区冰川退缩快,低海拔区则慢 |
C.雪线附近的冰川退缩最为显著 |
D.所有海拔区间冰川面积均呈减少趋势 |
冰川朝向是指面对的方向。下列关于冰川面积与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朝北向冰川总面积大于朝南向冰川,因为北坡接受太阳辐射多,有利于冰川发育 |
B.正西方向冰川面积较其他方向变化最小,因受西风带影响大,降水丰沛 |
C.正南方向冰川面积较1960年略有减小,是由于近50年降水逐年减少 |
D.正东方向冰川面积变化较小,因其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
下图为某岛屿简图,有关该岛屿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苏瓦属热带季风气候 |
B.地处板块边缘,地壳不稳定 |
C.河流有冰雪融水补给 |
D.岛上不易受台风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