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1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I、II、III代表三个营养级,能量单位为百万千焦);图2是该生态系统相关内容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数据正确,但是有一处箭头方向有误,请改正: 。
(2)图1中输入Ⅰ(第一营养)的总能量是 百万千焦,未标记出II的呼吸量,其呼吸量应为 百万千焦。
(3)图2若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C可表示 。
(4)图2若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由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网,则应做怎样的最小修改: ;该食物网共由 条食物链组成。
(5)经第(4)题修改后的图2若表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填字母)所固定的太阳能。
(6)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食物网和能量流动等相关内容都可以从同一个模式图(如图2)中分析,这是因为 。
果蝇的长翅对残翅是显性,有两管果蝇,甲管果蝇全部为长翅型,乙管果蝇既有长翅型又有残翅型。这两管果蝇的关系可能是乙为亲本(P),甲为Fl,或甲为F1,乙为F2。(相关基因用F、f表示)。
(1)如乙管为P,则乙管果蝇基因型为:长翅_________ 残翅_________。甲管(F1)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2)如果乙管中果蝇为F2,其长翅类型的基因型为_________,残翅类型的基因型是_________。甲管(F1)中长翅类型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3)如果乙管中两种果蝇均有雌雄个体,则甲、乙两管果蝇的亲子关系是_________。如果乙管内两种果蝇各为雌雄一方,则甲、乙两管果蝇的亲子关系是_________
(4)若采用一次交配实验来鉴别甲、乙两管的世代关系,最佳交配方式是_________,若_________ ,则乙为甲的亲本;若_________,则甲为乙的亲本。
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属于_________ ,乙病属于_________。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C.伴Y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E.伴X染色体遗传病
(2)Ⅱ-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__,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_________。
(3)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_________,患乙病的概率是_________,不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
“藏”在胃部的幽门螺杆菌,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人体把侵入体内的幽门螺杆菌分泌的毒素清除属于免疫。
(2)为了测定培养液中幽门螺杆菌的数目,将500个红细胞与5mL该培养液混合均匀,然后制片观察,进行随机统计结果如下:
视野1 |
视野2 |
视野3 |
视野4 |
|
红细胞数 |
20 |
18 |
22 |
20 |
幽门螺杆菌个数 |
103 |
97 |
105 |
95 |
那么5mL该培养液共含有幽门螺杆菌约个。
(3)为研究幽门螺杆菌导致炎症和溃疡的原因有人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器材:细菌培养基、HC1、NaOH、动物细胞培养液、胚胎细胞、培养瓶、无菌水、恒温箱等。
实验步骤简要图解如下:
①结合上述实验过程,给实验拟定一个具体的研究课题:
。
② 在下面表格中填出实验可能的结果和结论:
实验结果(细胞生长情况) |
实验结论 |
|
丙 |
丁 |
|
生长正常 |
||
生长正常 |
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过多,容易引起有机磷中毒,患者表现为肌肉震颤不止,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其原因是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从而抑制乙酰胆碱(突触间传递神经兴奋的一种兴奋性递质)的分解。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验证有机磷农药的毒害作用。
实验材料:两个临时剥制的相同的青蛙神经—肌肉标本,放电装置,一定浓度的有机磷农药溶液,两个培养皿,生理盐水等。
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相关问题:
(1)取两个培养皿,编号1(实验组)、2(对照组),加入等量的,分别将两个青蛙的神经—肌肉标本浸泡在1号和2号培养皿中。
(2),肌肉收缩并及时舒张。
(3)。
(4)一段时间后,同时。
(5)观察标本的情况:1号和2号标本分别表现为
;。
豌豆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具有易于区分、稳定的性状,下表是观察到的三对性状,请回答有关问题:
开花的位置 |
子叶的颜色 |
花粉的形状 |
茎顶—顶生花 |
黄色 |
圆形 |
叶腋—腋生花 |
绿色 |
长形 |
(1)腋生花与纯种顶生花的豌豆植株杂交,产生了103棵顶生花植株和107棵腋生花植株,这两种表现型中属于隐性性状的是。
(2)选黄色子叶(YY)与绿色子叶(yy)豌豆,按照孟德尔的杂交试验方法得到F2,种植F2中的全部黄色子叶种子,让其进行,后代中黄色子叶种子的概率为。
(3)在细胞工程中,将基因型Aa植株的花粉粒和基因型Bb植株的花粉粒除去细胞壁后,进行原生质体融合,若只考虑两个细胞的融合,理论上推测可以得到种基因型不同的融合细胞。
(4)用纯种顶生花的豌豆植株产生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若得到两种表现型的单倍体,原因最可能是。
(5)用32P标记豌豆体细胞的DNA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一个细胞中含32P标记的染色体和未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