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12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某省地图,读后回答:

(1)判断M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
(2)该省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3)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该省到省外务工经商的人口数量达200多万人。试分析这一现象对该省的影响。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80年代,香港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北移,“珠三角”形成了“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渐改变。读下图并分析上述案例,完成下列问题。(共6分)

(1)试运用工业区位原理,分析形成“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的原因。
(2)90年代以来,“珠三角”工业区位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分析导致“前店后厂”
格局逐渐改变的原因。

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共9分)
和鲁尔区一样,东北地区是老工业基地。目前东北的原油、木材、汽车、造船产量仍占全国重要地位。1990年以来东北由于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趋显现,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竞争力下降,就业矛盾突出,资源性城市主导产业衰退,经济发展步伐相对较缓慢,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扩大。
(1)将下列选项的字母填在图中相应空格内,使其正确表示出德国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间的联系。

A.机械工业   B.钢铁工业  C.电力工业  D.化学工业

(2)东北的原油、木材、汽车、造船业在全国有显著优势,主要区位优势是什么?
(3)结合德国鲁尔区经济衰落的原因,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生产的好处主要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农业带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分布在美国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是______带,该农作物喜温、喜光、喜湿,是重要的出口农产品。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共6分)

(1)图中①地区荒漠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②地区荒漠化的主
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2)防止③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主要生物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要治理④地区的酸雨污染,一定要控制该地区______________的排放总量。
(4)1978年国家针对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状况开始实施的_________________生态建设工程,使许多地方的荒漠化状况得到很大改观。该防护林带的生态作用是__________。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成绩令人瞩目:西部的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社会事业建设得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其中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调度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读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2分)

(1)目前甲地区正在大力开发的能源资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图中气候类型与乙图中城市气候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不同);连接甲乙两区域的大型工程沿线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不同而导致的环境整体特征的差异。
(3)西电东送中线工程,该地区水能十分丰富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举四大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西气东输工程,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