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为 m的物体从高h 处以速度v水平抛出,该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体从抛出到落地所用时间为 ① ,落地时水平位移为 ② ,落地时的物体竖直方向速度为 ③ ,落地时物体的速度 ④ ,落地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为 ⑤ ;从抛出到落地物体重力势能减小了 ⑥ ,落地瞬间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 ⑦ .
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木板表面钉上复写纸和白纸,并将该木板竖直立于紧靠槽口处.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远离槽口方向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方向平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均为x=10.00cm. A、B间距离y1=4.78cm,B、C间距离y2=14.58cm.(g取9.80m/s2)
(1)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求得小球初速度为v0=(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小球初速度的测量值为m/s
如图所示,小车下方用长为L的钢绳悬吊着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以速度v匀速行驶,当小车突然停止时,钢绳所受的拉力为 .
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
(1)某同学由于没有量角器,在完成了光路以后,他以O点为圆心、10.00 cm长为半径画圆,分别交线段OA于A点,交OO′连线延长线于C点,过A点作法线NN′的垂线AB交NN′于点B,过C点作法线NN′的垂线CD交NN′于D点,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得OB=8.00cm,CD=4.00cm.由此可得出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
(2)某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a′、bb′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在做“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时,
(1)摆球的密度应选得些(填“大”或“小”),如果已知摆球直径为2.00cm,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下图左所示,那么单摆摆长是______m.如果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右中秒表所示,那么秒表读数是______s,单摆的摆动周期是______s.
(2)某小组改变摆线长度,测量了多组数据。在进行数据处理时,甲同学把摆线长
作为摆长,直接利用公式求出各组重力加速度值再求出平均值;乙同学作出
图像后求出斜率,然后算出重力加速度。两同学处理数据的方法对结果的影响是:甲_______,乙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条条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测量头如图所示,读数是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