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两会”期间,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据此回答第24-28题。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的这句话表明我国政府

A.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B.切实改进行政执法工作
C.重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D.合理调节社会利益关系

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适时推出了参会代表、委员的博客群。在他们的博客上,公民可以“键议”天下,发表网友“社论”。 这说明公民依法享有的

A.言论自由权 B.提案权
C.申诉控告权 D.发言、表决免责权

在“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汇集北京,共商国是。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的共同特点是

A.都由人民选举产生 B.都有表决权、决定权及质询权
C.都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D.都有提出议案、建议、批评的权利

温家宝总理强调,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充分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这就要求公民

A.要采取一切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B.必须积极履行好各项职能,维护社会稳定
C.要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序地参与政治
D.必须加强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有序地参与政治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A.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 B.人民民主、共同协商
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D.民主集中制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这一自白中得出的结论是()
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
②对每一个认识的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所获得的真理就越多
③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意味着接近了真理
④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对真理的尊重是运用它,对真理的信仰是用一生实践它。”这说明()
①真理要为实践服务②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绝对真理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④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钱学森先生曾在其撰写的一篇文章封面上先写上“final”(最后的定稿),后又在旁边添加了“nothing is final!”(没有什么认识是最终的)。这是因为()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真理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④认识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之下,生态文明、节能减排、环境治理正在改变着中国官员们的“政绩观”,也改变着中国人民的生活习惯。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少开一天车、少用一张纸、节约一度电,正逐渐成为中国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这说明()

A.科学发展观决定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B.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不可忽视
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D.意识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

“成功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人与人之间只是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可以造成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即积极的心态或消极的心态,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或失败。”这启示我们()

A.要充分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B.想问题办事情的态度决定失败
C.联系是普遍的、主观的、有条件的
D.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