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福州市进行了深入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从完善政策措施等方面入手,实施了城区廉租住房建设、教育均衡化、“三坊七巷”文化建设、平潭旅游岛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把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作为“民心工程”集中力量破难题、解民忧,有效地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材料中福州市推进和谐社会的做法,是如何体现政府职能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4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声明,发端于北美的甲型HlNl流感疫情已构成“具有国际影响的公共卫生紧急事态”,并将全球流感大流行警戒级别由五级升至六级,即最高级。这是1968年以来,世卫组织首次宣布全球性“流感大流行”。这一决定使世卫组织所有成员采取更严格的卫生措施。
有人认为,防治甲流,只要把握以往流感的发病传播机理,采用常规的防治方法就行了。请从哲学角度评述上述观点。

始于春秋时期的清明节至今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扫墓是最早的清明祭拜的形式,这种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逐渐演变为更多的形式。2002年,共青团中央发起了“清明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民族魂”活动。2009年清明节参与网络祭拜人数达到1000万左右,他们将祭奠先人的文字和音像放在互联网上,让所有的亲人和故友都能在不同的地方同时或随时祭拜。这种文明和科学的祭拜方式,让逝者安息,于生者有益。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以上材料回答: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
   (2)你是怎样看待清明祭拜形式的演变的?

材料一:被很多人寄予厚望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牟.12月7日在丹麦哥本哈根拉开帷幕,很多人称这次大会为“人类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但自大会首日开始,各国政要们就在互相指责与争议中讨论世界气候和环境,火药味十足,最终达成了令不少人失望的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发表讲话表示,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无论本次会议达成什么成果,都将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甚至超过这个目标而努力。
请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2)材料二中温家宝总理的讲话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镜头一:2008年5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地震灾区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分析当前抗震救灾形势,部署下一步抗震救灾工作。国家减灾委紧急启动国家一级救灾应急响应,并组成救灾工作组即赴四川汶川灾区,协助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镜头二:全国有为数众多的青年学生加入到救灾志愿者行列,其中也包括中学生。并非每个人都有去灾区救援的机会,但是人人都可以为救灾出力。
镜头三:在对大量的捐款、捐物发放处理中,有不少网民对有关部门能否将物资足额、足值发放到位提出质疑。国家及时发出通知,要求有关部门对赈灾物资发放的全过程必须规范操作,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理由。(6分)
(2)政府努力抗震救灾,以人为本的行动,体现了《政治生活》中的哪些道理?(4分)

2007年6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会议,听取中国工程院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的汇报。温家宝总理指出,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专家论证,是我们加强科学民主决策的一项重要制度,应当长期坚持下去。
(1)在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直接参与决策过程?(4分)
(2)请你谈谈对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认识。(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