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对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作此诗时,诗人身处长安,当时的长安已被安史叛军占领。②原指晋人殷浩忧
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1)诗歌第二联,诗人是采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内心感情的?(4分)
(2)结合诗歌和写作背景分析本诗的主旨。(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同柳吴兴何山集送刘余杭
吴均
王孙重别离,置酒峰之畿①。
逶迤川上草,参差涧里薇 。
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 。
檐端水禽息,窗上野萤飞 。
君随绿波远,我逐清风归 。
注释①畿:疆也,限也,此处指何山山麓。
(1)诗作开笔即点题旨“重别离”,但却不直接写离愁,而是寄寓在写景中。请你试做赏析。
(2)最后两句中,“远”“逐”有什么样的意蕴?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滕王阁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①。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②。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①渚:水中小洲。佩玉:一种玉饰物,通常悬挂腰间。鸣鸾:车上鸾的鸣声。罢:停止。②物换星移:物象变幻,星辰移动,指时间流逝。
8、这首诗的颔联有什么写作特色,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答:
9、简析诗歌中诗人所表达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读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赤壁)
辛弃疾
雪堂迁客①,不得文章力。赋写曹刘兴废,千古事,泯陈迹。
望中矶岸赤,直下江涛白。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
【注】①雪堂迁客,即苏轼。
(1)结合全词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2)有评者认为这首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意境相同,你认为呢?试作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落第长安常建杂诗无名氏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过一春。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8.这两首诗字句相似,音韵相近,而所抒之情却不尽相同。请你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两首诗所抒感情的异同。(5分)
9.请赏析“一树梨花一溪月”中“溪”字的表达效果以及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6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如梦令
苏轼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注:玉堂,翰林院。此词作于被贬黄州后又到京城做翰林学士所作。
(1)“别后有谁来”中,苏轼作“别”的是什么地方?对别后有没有人来,词人所作回答有怎样的妙处?
(2)“一犁春雨”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