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校高一学生在以“走进低碳生活、加强低碳合作”为主题的研究型学习活动中,收集、整理了大量材料,我们节选其中两则。
材料一:近年来,气候问题成为世界经济论坛年会G8会议、APEC会议和联合国大会的重要议题。在2009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美国和欧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就2012年后如何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等问题交锋激烈。大会最后一刻,受到广泛批评的美国代表做出让步,使得应对世界气候变化问题相关协议得以通过。
材料二:中国政府本着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态度,确定了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到2012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同时,中国主张确立“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1)假如你代表小组汇报,你会如何阐释各国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从“交锋激烈”到“达成协议”的缘由?
(2)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国际社会如何就“走进低碳生活、加强低碳合作”问题进行合作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习近平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材料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舍生取义”、“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1)结合材料一,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7~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情况

材料二近年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政府着眼全局统筹,更加注重于地区差异的缩小,更加注重于加强财政投放以促进民生的改善,更加注重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1)材料一中的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3)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政府做法的原因。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上,国内消费市场不给力,已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收入制约,储蓄存款虽有10万亿之多,但人均仍不足8000元,而且分布不均,高收入人群有消费能力但相对消费意愿低,而低收入人群虽有较强消费意愿但相对消费能力不足;由于预期不乐观,存在的下岗分流等收入减少可能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而未来教育医疗住房等支出增加可能的双重压力,从而形成内在消费紧缩机制;消费环境制约,既有基础设施不足的硬环境制约,这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也有消费者权利得不到保障的软环境制约;从市场自身发展来看,进入了相对平稳发展的调整期,尚无大的消费热点以形成新一轮消费升级。据此,有人认为,当前拉动消费需求的着力点应该放在消费市场之外。
结合《经济生活》知识和材料,分析我国应如何“在消费市场之外”促进消费需求。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市场份额

注:美国的文化产业占整个GDP的25%,英国达到11%,而中国只占到2.8%。
材料二 2012年2月15日出台的《国家“十二五” 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引导他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为什么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I4分)

“十一五”期间,国家经济社会进步发展离不开广大劳动者的积极贡献。国内某权威杂志2011年第1期封面是“2010·中国最具影响力群体——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发生了脱胎换骨式的变化:从“卖苦力”到“拼智力”,从忍耐坚持到追求平等,从单向涌入城市到回乡创业﹍﹍
请从《经济生活》角度,探寻新生代农民工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