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1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2所示,示数为_____mm。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4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3中手轮上的示数________mm,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Δy为_______mm。
已知单缝与双缝的距离L1,双缝与屏的距离L2,单缝宽d1,双缝间距d,计算波长的公式λ=_________,(用物理符号表示)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如图所示的读数是 mm。

(2)有一个纯电阻用电器,其电阻约为1kΩ,试设计一个能够精确地测量该用电器电阻的电路,实验要求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从0开始逐渐变化。给有如下器材:
电源:电动势为3V,内电阻约为0.1Ω;
电流表:量程0.6A,内阻RA约为0.50Ω;
电压表:量程3V,内阻RV约为10kΩ
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值为R=5.0Ω;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①在下边的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在下图中画出实验实物连接图。
③若实验中在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状态下电流表的示数为I,电压表的示数为U,考虑到电表内阻引起的系统误差,则用测量的电压、电流以及电表内阻计算用电器电阻真实值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为测定某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以及一段电阻丝的电阻率ρ,设计了如右图(a)所示的电路.ab是一段电阻率较大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R0是阻值为2Ω的保护电阻,滑动片P与电阻丝接触始终良好.
⑴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电阻丝的直径如下图(b)所示,其示数为d=mm.

⑵实验时闭合开关,调节P的位置,记录aP长度x和对应的电压U、电流I等相关数据,如下表:
①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下图(c)上描点连线作U~I关系图线,根据该图象,可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V;内阻r=Ω.
②根据表中数据作出的~x关系图象如下图(d)所示,利用该图象可求得电阻丝的电阻率ρ=Ω·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图(d)中~x关系图线纵截距的物理意义是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一个未知电阻Rx的阻值(阻值约为6Ω),除被测电阻外,还有如下实验器材:

A.学生电源(直流稳压3V)
B.电流表A(量程0~0.6 A,内阻约为0. 125Ω)
C.电压表V(量程0~3 V,内阻3kΩ)
D.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Ω)

E.开关、导线等
①请根据所提供的器材,在右图所示的方框中画出合理的实验电路图.

②这种连接方法属于电流表(选填“内接”或“外接”);测得的电阻值比真实电阻值偏(选填“大”或“小”)

将红表笔插入多用电表的“+”插孔,黑表笔插入多用电表的“-”插孔,用该表测直流电压、测电阻器电阻或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电压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出多用电表;测电阻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
B.测电压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测电阻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出多用电表
C.选择欧姆档“×10”档并调零后,将两表笔与待测电阻相连,发现电表指针偏转角度太大,则应换用“×1”档,调零后再测
D.选择欧姆档的适当档位并调零后,将黑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红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可以测得二极管的反向电阻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在实验过程中:

(1)打点计时器应该与(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连接;在闭合电键前,将小车放置在一端; (选填“靠近滑轮”或“靠近打点计时器”).
(2)在探究过程中,该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并在纸带上连续取几个计数点,如下图所示.自A点起,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10.0mm、16.0mm、22.0mm、28.0mm.已知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s,则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为m/s, 整个过程中小车的平均加速度为m/s2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