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阅读下表:

人物
编号
人物
人物速写
人物编号
人物
人物速写
①   
梁启超
号称“饮冰室主人”,曾拜“南海先生”为师
 ⑤
林则徐
民族英雄,领导了“虎门销烟”
 ②
李鸿章
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被指为“卖国贼”
 ⑥
康有为
广东南海人,著有《孔子改制考》一书

魏源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李大钊
曾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著有《庶民的胜利》一书
 ④
陈独秀
《新青年》的创办者
 ⑧
曾国藩
创建了“湘军”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将上述人物分为四类(每一类2人)。
(2)概述这四个派别人物对于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3)结合上述人物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谈谈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外国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利玛窦于1601年,应明万历皇帝之诏住进了北京,直至1610年在北京逝世,他在中国传教历经艰辛,前后长达28年。利玛窦在华期间,用了很大的精力潜心研读儒家经典,李贽说利玛窦“凡我国书籍无不读……请明于四书性理者解其大义,又请明于六经疏义者通其解说,今尽能言我此间之言,作此间之文字,行此间之礼仪”是一个“中极玲珑,外极朴实”的“极标致”之人。
----摘自《儒家学说对欧洲的影响》
材料二明清之际,欧洲的耶稣会士历经千辛,沟通中西文化,把中国当时的主体文化——儒学——程朱理学,用轮船运往17-18世纪的的欧洲,在那里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儒家思想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欧洲新思想相结合。成为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主导精神——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
——摘自《启蒙运动与中国儒家学说的关系》
材料三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是中国儒学在欧洲最有力的鼓吹者,他和他的“百科全书派”把中国儒学,作为反对神权统治下欧洲君主政治的思想武器;程朱理学——新儒学,成为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创立古典哲学的依据,并用以反对罗马教廷的启示神学;被称为“欧洲孔子”的魁奈,以儒学为依据,开创了近代欧洲政治经济学的新纪元,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摘自《儒家学说在欧洲的传播及影响》
材料四近百年来,中国人、东方人都公认,现代民主就是西方的民主,它起源于欧洲。学习、借鉴,乃至全盘照搬西方的民主,也就成为许多近现代中国人的思想热点。近百年来,无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种文化上的障碍、精神上的阻力。然而,在半个世纪以前就有西方人指出,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曾经是17一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形成和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东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中国近20年的飞速发展的历史,向世人显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东方文明,不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种精神阻力,而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动源。
----摘自《儒学与世界》
材料五:卢梭的棺木中伸出的一只手,握着一支火焰浓烈的火把。这支火把很快就点燃了巴黎乃至世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利玛窦在中国认真研究中国儒家经典的主要原因。(5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欧洲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的原困。(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儒家学说被肯定的主要原因。(6分)
(4)概括四段材料的核心内容。并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儒学的认识。(4分)
(5)材料五为什么说“这支火把很快就点燃了巴黎乃至世界”?

(22分)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

图1图2
图1是中古时期的《三女神》画像。 中古时期,由于受到宗教上的束缚,人们并不欣赏人体美。作品中的三女神呆板、单调、僵硬且面无表情。
图2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女神》画像。作品极力赞扬人体之美,将世俗生活中人的形象注入神的形象中,所塑造的宗教人物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人。
材料三 启蒙运动时期著名思想家的言论:
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卢梭:人生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
请回答:
(1)材料一包含的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从图1到图2作品特征的差别,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思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精神的新发展。(3分)
(4)谈谈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9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5日)
材料二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 ,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
材料三: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我们的民生日用商品比较丰富,物价和货币是稳定的。……我们对农民的政策不是苏联的政策,而是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 毛泽东当时提出了什么思想?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它包涵哪些内容?(8分)
(2)材料二中, 毛泽东当时提出了什么理论?毛泽东所指的中国革命的第二步是什么?(4分)
(3)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并提出要吸取苏联的教训,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毛泽东否定了苏联的哪些做法?(4分)
(4)根据以上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程,其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

鞋是常见的生活用品,但“脚上文化”却反映出了历史变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缠足,又称裹小脚,是中国20世纪初以前的一种风俗。手工的绣花鞋也就成了华夏民族独创的手工艺品,被世人誉称“中国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女性“足的革命”推动了“鞋的革命”,妇女不再以穿自己纳的布鞋为满足,喜欢穿花样繁多、美观大方的欧式鞋。下图是民国时期非常流行的一款国产欧式鞋广告。
注释:图中的女鞋广告语为

请回答:
(1)概括近代“鞋的革命”反映了妇女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上述图文资料,分析国产欧式女鞋流行的原因。
材料二:下面三幅图片一定程度上见证了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

(3)请概括说明每幅图片见证的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
——《管子•任法》
“制定宪法与拥立德高望重者为王的理由是相同的。因为人们始终在求索的就是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因为凡是权利,就应当人人共享,否则就不能算是权利。如果人们能够通过某个公正善良者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但是他们要是没有这样的好运,那就只好制定法律,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
——(古罗马)西塞罗《论责任》
(1)依据材料一,比较《管子》和西塞罗在法的问题上的认识有何不同?
材料二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材料三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2)材料二、三分别出自哪两部文献?两段材料反映的两国元首所处地位有何不同?
材料四美国在建国之初也曾出现过私人利益泛滥、普遍出现腐败、派系与党争等一系列问题。……在费城削宪会议的过程之中,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美国人坚信,只要有适当的制度性安排,各种分散的私人利益可以“共和”为民族的整体利益。
——许纪霖《辛亥后民初的制度转型为何失败?》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在解决独立初期政治问题时所体现的政治智慧。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你对制度转型的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