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 |
| 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
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 二溴丙烷 |
| 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 |
炒河虾由青色变成红色,一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是河虾体内某种物质在加热的时候发生颜色的改变。就这位同学的做法而言,这应该属于科学探究步骤中的()
| A.实验 | B.观察 | C.假设 | D.分类 |
下列诗句或谚语都与化学现象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
| B.“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一定不包含化学变化 |
| C.“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
| D.“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 |
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分别含有两种以上元素,它们的分子质子总数均与氩原子相同。已知甲是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某钠盐溶液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则该溶液显碱性,只能与酸反应 |
| B.乙与氧气的摩尔质量相同,则乙一定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
| C.丙中含有第二周期IV A族的元素,则丙一定是甲烷的同系物 |
| D.丁和甲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同,则丁中一定含有-1价的元素 |
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NO的物质的量为2∶1时,则反应中Cu2S与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6 | B.1∶7 | C.1∶8 | D.1∶9 |
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含有NO3–的水溶液中:NH4+、Fe2+、SO 42– 、H+ |
| B.含有CO32–的澄清透明溶液中:K+、C6H5O–、Cl–、Na+ |
| C.在pH=2的溶液中:ClO–、SO32–、Na+ 、K+ |
| D.能与铝粉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中:Na+、Al3+、CH3COO–、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