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美国总统初选中,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在“改变华盛顿”的竞选口号下一路领先。当年罗斯福总统也是在“新政”旗号下最终入主美国白宫,罗斯福最初竞选总统时面临的形势是
| A.胡佛政府采取自由放任政策使得经济缓慢发展 |
| B.胡佛“繁荣就在眼前”增强了美国人民的自信心 |
| C.胡佛反危机措施失败,美国社会动荡不安 |
| D.国际局势日趋紧张,新政渐告结束 |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素材主要有:“从工场到工厂”、“火烧圆明园”、“洋务运动”、“逐渐缩小的世界”等,其所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晚清政府的自救![]() |
B.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
| C.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 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
“18世纪后期……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之源……”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的是
| A.牛顿 | B.瓦特 | C.爱迪生 | D.爱因斯坦 |
18世纪,在争夺殖民地的过程中,英国最终打败荷兰、法国,确立了世界霸权,这种结局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先进社会制度对落后社会制度的胜利 |
| B.英国“大陆均衡”政策的胜利 |
| C.英国海军力量处于优势地位 |
| D.工业国对商业国、农业国的胜利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网上查找资料时找到了下面所示的世界地图,同学们在观察研究后,认为该地图的绘制最早是在
| A.14世纪 |
| B.15世纪 |
| C.16世纪 |
| D.17世纪 |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当时,这种“融合”和“统一”得以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 A.东方的借鉴学习 | B.西方的殖民掠夺 |
C.正常的文化交流![]() |
D.封建主阶级衰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