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是实行
A.余粮收集制 | B.粮食税 | C.企业国有化 | D.实物配给制 |
黄埔军校成立后,国民党请共产党派一位共产党员任军校政治部主任,这主要体现了
A.国民党对共产党没有猜疑 | B.国民党的合作态度比较积极 |
C.共产党擅长做政治思想工作 | D.黄埔军校重视革命思想教育 |
毛泽东对新三民主义的评价是:“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下列对新三民主义性质表述最准确的是
A.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纲领 | B.无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 D.各革命阶级的斗争纲领 |
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期间,共产党内发生激烈的争论,张国焘反对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马林和陈独秀提出“一切工作归国民党”。这两种观点的实质是
A.主张实行国共两党合作 | B.否定中共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 |
C.反对国共合作 | D.主张国民革命由国民党领导 |
北伐战争期间,湖南的农民发展最为迅猛,与其他省份相比,最突出的表现是
A.农民在农会的领导下,纷纷起来推翻地主阶级的政权和武装 |
B.湖南农民在农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湖北、江西人民收回英租界的斗争 |
C.湖南省成立农民协会,积极组织农民支援北伐战争 |
D.毛泽东发展《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宋庆龄曾经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她所说的内部条件主要指
①孙中山坚持民主共和的斗争屡屡受挫
②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③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④共产国际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的革命斗争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