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间(天) |
1 |
5 |
9 |
13 |
17 |
21 |
25 |
29 |
33 |
37 |
成虫数(只) |
6 |
10 |
28 |
71 |
131 |
207 |
270 |
302 |
327 |
341 |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
B.第1-37天,成虫数量成“J”型增长 |
C.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
D.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
为了探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还是单向的,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轴突与肌肉之间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
B.A、B、D三点中任选一点给予适宜刺激,都会使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摆动
C.无法得出结论的刺激点是C点
D.兴奋在AC之间的传导所用的时间比兴奋从C点到肌肉所用的时间短
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A.甲不偏转,乙只发生一次偏转 |
B.甲只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
C.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
D.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
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①大脑皮层②小脑③下丘脑④脑干⑤脊髓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如图是反射弧示意图,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若Q处受损,仍可产生感觉 |
B.该反射弧中包括三个神经元 |
C.在神经中枢中表示有两个突触 |
D.若P处受损,电刺激Q处肌肉不收缩 |
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
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
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