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
第一年 |
第二年 |
第五年 |
第八年 |
甲种群 |
4490 |
4120 |
67 |
10 |
乙种群 |
0 |
120 |
3210 |
4500 |
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影响甲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生物因素可能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两项)。
(2)甲种群和乙种群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_____________。
(3)从甲、乙两个种群的演潜过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能力。
(4)甲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种群植物可能灭绝的内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问题:
(1)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常选用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若选用50%的蔗糖溶液,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再浸泡在清水中,往往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原因是细胞;若改为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现象,原因是。
(2)洋葱根尖是“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理想材料。实验过程中,若观察到视野中分裂期细胞数目过少,从取材方面分析,可能的原因是。若视野中细胞重叠,从解离时间方面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3)在物质鉴定实验中,甘蔗含糖量高且颜色接近无色,但并不适宜做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材料,原因是;花生子叶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需用酒精而不是蒸馏水洗去浮色,原因是。
(4)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取材合适且其它操作均规范, 若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色素,滤纸条上的色素带可能出现的现象是,原因是。
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豌豆一个细胞周期(G1、S、G2、M分别为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中DNA含量变化、培养液中不同碱基利用速率的曲线和豌豆生活史。已知豌豆体细胞中含有7对染色体,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用显微镜观察豌豆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装片,若在一个视野中有50个细胞,则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大约有个。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分生区细胞,细胞将停留在甲图中的期前。
⑵乙图中,a、b两条曲线的峰值分别出现在甲图中的、期。利用碱基U合成的有机物主要分布在细胞的中。丙图中,能进行基因重组的是过程,d过程精卵细胞的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
⑶若将豌豆分生区细胞7对染色体DNA全部用3H标记,在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连续完成两次有丝分裂后,则子细胞中最多有条含放射性的染色体。
如图为三种不同的育种方法,分析回答:
⑴图中A、B、C方向所示途径表示杂交育种,其选种工作通常从F2开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选育植物优良品种,欲获得能稳定遗传的个体,C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方法。若选育动物优良品种,C则更多采用________方法对F2所选品种进行鉴定留种;但若所选品种的优良性状为________性状,则无须经过C过程即可直接留种。
⑵若某植物的亲本基因型有以下四种类型,两亲本相互杂交,后代表现型为3:l的杂交组合是___________;选乙、丁为亲本,经A、D、E途径可培育出______种纯合植物,此培育过程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
⑶如果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运用F方法培育新品种,其最佳处理的对象为___________,该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患甲病(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和乙病(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请据图回答: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遗传。
(2)若Ⅱ3和Ⅱ8两者的家庭均无乙病史,则:①.Ⅱ5和Ⅲ12的基因型分别是、。
②.若Ⅲ9与Ⅲ12近亲结婚,子女中患病的可能性是。
(3)若乙病是白化病,对Ⅱ3、Ⅱ4、Ⅲ9和Ⅲ10进行关于乙病的基因检测,将各自含有白化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数字代表长度)用酶E切割后电泳法分离,结果如下图。则:
①长度为单位的DNA片段是来源于白化病基因。
②假设某地区人群中每10000个人当中有1个白化病患者,若让个体d与该地一个表现型正常的人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③白化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用酶E切割后产生差异的原因是。
某同学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用8株各有20片叶片、大小和长势相似的天竺葵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表中序号1、3、5、7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在该实验组合中,自变量是 ____________,二氧化碳浓度属于_______变量。
⑵序号2、4、6、8可构成另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则该实验组合研究的的主题是。
⑶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右面的坐标上标出光照强度为1000 Lx,温度分别为10℃、20℃、30℃和40℃时的光合速率,并请注明横坐标所表示的变量和具体数值。
⑷在光照强度为1000Lx,温度为30℃时,12小时每株天竺葵可积累葡萄糖g。(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