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读图完成16~17题。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
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 |
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 |
C.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幅度高于径流量的变化幅度 |
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出量年份逐一对应 |
比较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出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
A.气候变暖、变干了 | B.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 |
C.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 D.水资源总量下降 |
有关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后有三次产业转移 |
B.第一次产业转移开始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 |
C.珠江三角洲的工业目前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
D.珠江三角洲的环境污染是由第二次产业转移引起的 |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图表示多数沿海国家由其海岸向外延伸拥有的
A.领海范围为a+b=200海里 |
B.专属经济区范围为a+b=200海里 |
C.领海范围为a=20海里 |
D.专属经济区范围为b=200海里 |
资源型城市兴起于()
A.采集和狩猎阶段 | B.农业社会阶段 | C.工业社会阶段 | D.后工业化阶段 |
下列工业中心位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是()
A.济南、徐州、杭州 | B.成都、重庆、南宁 |
C.武汉、哈尔滨、包头 | D.西安、太原、石家庄 |
我国三个经济地带都存在的问题有()
A.能源不足问题 | B.劳动力不足问题 |
C.洪涝灾害严重问题 | D.生态环境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