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假设古代最高统治者为表示重视农业生产而示范犁地,右图中扶犁的最有可能的是    
         

A.齐桓公 B.汉景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为1833~1915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中国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图。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①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②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发动民主革命,反抗外来侵略
C.推翻专制政体,建立共和制度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近代化

下表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入学履历,他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

姓名:   
张卫红
推荐评语
性别:

出生好,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热爱中国共产党;阶级立场坚定,在农村广阔天地里锻炼20多年。
年龄:
35岁
家庭出生:
贫农
文化程度:
小学

A.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教育  B.《义务教育法》实施
C.文革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D.文革后恢复高考

20世纪五十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说明

A.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C.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
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

近代思想家、历史学家梁启超在《新史学》写道:“夫所以必求其公理公例者,非欲以为理论之美观而已,将以施诸实用焉,将以贻诸来者焉。历史者,以过去进化,导未来之进化者也。”梁启超的主要观点是:

A.史学应追求理论的美观 B.历史研究应为现实服务
C.历史研究具有永恒的价值 D.史学研究贵在博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