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A.1/8 B.1/16 C.3/16 D.3/8
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
|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
| 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
|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
细菌中的蛋白质在极端的环境条件下可通过肽链之间的二硫键维持稳定。已知不同的肽链产物可因相对分子质量不同而以电泳方式分离。下图甲是一个分析细菌中的蛋白质的电泳结果图,“一”代表没加还原剂,“+”代表加有还原剂,还原剂可破坏二硫键,“M”代表已知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图乙代表蛋白质或多肽的结构图。根据图甲结果,图乙中哪幅图最能代表该细菌原本的蛋白质结构(注意:图乙中“一”代表二硫键)( )
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
| A.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 |
| B.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
| 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
| D.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 |
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 ( )
①叶绿体基质②类囊体薄膜③线粒体基质④线粒体内膜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
| “杂合”噬菌体的组成 |
实验预期结果 |
|
| 预期结果序号 |
子代表现型 |
|
| 甲的DNA+乙的蛋白质 |
1 |
与甲种一致 |
| 2 |
与乙种一致 |
|
| 乙的DNA+甲的蛋白质 |
3 |
与甲种一致 |
| 4 |
与乙种一致 |
A.1、3 B.1、4 C.2、3 D.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