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甲烷发生反应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 B.稀硫酸 |
| C.氯气 |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将SO2通入吧Ba(NO3)2溶液中,产生沉淀 |
| B.7.8g Na2O2固体含有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 |
| C.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 D.石油的裂化和煤的干馏得到的产物分别是纯净物和混合物 |
下述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编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 A |
除去NO2中少量的NO |
向混合气体中通入O2 |
| B |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杂质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分液 |
| C |
证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 |
向苯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 D |
证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
将HCl通人Na2SiO3溶液中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uSO4•5H2O放置于空气中,由蓝色晶体变为无色粉末,发生物理变化 |
| B.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
| C.84消毒液、KMnO4、酒精、双氧水都能杀菌消毒,消毒原理相同,都利用了强氧化性 |
| D.汽车尾气含有少量氮的氧化物,既能造成光化学烟雾,也能造成酸雨。 |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r(W)>r(Y)>r(Z)>r(X)。X与W同主族,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Z原子的核电荷数等于X、Y原子核电荷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Z、W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 |
| B.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 |
| C.仅由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成酸性 |
| D.化合物W2Z与W2Z2的物质的量相同,所含有的阴离子个数比为1:2 |
甲、乙、丙、X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4种物质,其转化关系符合图。其中甲和X可能是
| A.甲为Fe、X为Cl2 |
| B.甲为S、X为O2 |
| C.甲为SO2、X为NaOH溶液 |
| D.甲为AlCl3溶液、X为NH3·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