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回答6~9题。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法律保障,表明人民民主具有
A.阶级性 | B.全民性 | C.广泛性 | D.真实性 |
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现在的1:1,我国城乡居民选举首次实现“同票同权”。这表明
①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我国全体公民都享有选举权
③广大农民可以直接选择自己依赖的当家人 ④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④ |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公民的文化水平、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政治参与的愿望和能力也不断加强。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包括
①民主协商 ②民主选举 ③民主管理 ④民主监督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全国人大代表对选举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充分讨论,法律委员会根据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对草案进行了反复修改,最终选举法修正案在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顺利通过。这表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
A.实行民主集中制 | B.其他国家机关对人大负责 |
C.人大代表来自于人民 | D.坚持中央统一领导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在经济方面的要求有( )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②基本实现工业化
③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②④ |
2009~2011年,广东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从19051亿元增至31346亿元,若其间伴随如下变化:
①利息税税率上升 ②利息率上升 ③居民收入上升④消费上升
⑤储蓄机构增加,其中导致储蓄增长的原因是(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④⑤ |
面对近年来原材料劳动力等价格上升的压力,我国沿海某服装出口企业,把生产环节转移到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具有优势的内陆地区,并致力于产品研发、品牌设计和营销推广,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出口竞争力。该企业竞争力提高的因素有
①调整经营战略,利用资源优势
②依靠技术创新,维持低价竞争
③加强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
④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2011年12月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回答小题。在对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任务部署中,“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格外引人注目。“稳”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进”是经济发展的方向。不稳无法进,不进难以稳。从哲学上看,这主要体现了()
①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事物发展变化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要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和对待矛盾
④办事情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会议确定,2012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列各项措施中符合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有()
①减少国债发行规模,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领域投入
③实施结构性减税,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
④下调银行利率,保持信贷规模合理增长
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在经济增速放缓,通胀逐步回落的情况下,不少专家认为经济发展的矛盾正在发生转化,中国的调控重心逐渐从“抗通胀”转向“稳增长”。从辩证法角度看,这体现了()
A.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
C.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矛盾具有不同特点 |
D.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通过下列哪个途径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 )
A.对经济利益的调整 |
B.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规划 |
C.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 |
D.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 |
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的地方,它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了宽松的环境,坚持“不限比例看发展,不限成分看贡献,不限速度看效益”。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
①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②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非公有制经济将取代公有制经济占据主体地位
④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