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春天”来形容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境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A.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块小田里精耕细作
B.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
C.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特别引人注目
D.充满幻想与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下面是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时间
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宝钞23、银1、布1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
银52、稻谷1

该表反映了()
A.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 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下列说法符合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特点的有
①一家一户的小农个体生产②地主土地所有制
③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④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从西周时期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代的“废井田,开阡陌”,所反映的是

A.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B.井田制的破坏
C.周王室的衰弱 D.诸侯的强大

明朝张翰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A.农工比重适当 B.农业仅赖百工
C.百工亦为本业 D.农工任其消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