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结成链状或环状,从而形成生物大分子。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 )
①碳元素参与生物体内所有化合物的组成
②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③碳元素是各种大分子化合物中数量最多的元素
④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最基本元素
| A.②③④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④ |
下图表示A、B两个特定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①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一定比
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
②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
③若A和B中玉米的数量相同,A最多能养活10000人,则B至少能养活500人
④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则A中的人比B中的人体内污染物浓度低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③④
若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一个细胞内染色体上共有10个DNA 分子,则正常情况下
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该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且移向细胞两极的核基因相同 。 |
| B.该细胞会形成遗传物质和体积均不相等的两个子细胞 |
| C.该细胞所处的时期可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
| D.产生该细胞的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可能是5条或10条。 |
下图甲表示在25℃时,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比较A、B植物细胞呼吸,其中细胞呼吸较强的是A植物.
B.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不包括X、Y),假设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A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将会增加
C.对B植物而言,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平均光照强度在X klux以上才能使CO2的吸收量超过CO2的释放量。
D.若已知A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若将温度提高到3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图中P的位置将右移。
某科研小组在研究植物顶端优势现象时,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如下处理:①摘除顶芽;②保留顶芽,用2mg/L的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③保留顶芽。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根据曲线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细胞分裂素只作用于侧芽 |
| B.细胞分裂素能抑制侧芽的生长 |
| C.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相同 |
| D.细胞分裂素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顶端优势 |
酶和ATP是细胞生命活动中两种重要的化合物,绝大多数生命活动都与这两者关系密切,但也有“例外”,下列各项中,属于这种“例外”的是
| A.细胞免疫时的效应T细胞合成并分泌干扰素 |
| B.人体的骨骼肌细胞吸收周围组织液中的氧气 |
| C.人体的吞噬细胞吞噬并水解入侵机体的抗原 |
| D.脊髓的神经中枢中突触小体分泌神经递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