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u可以溶解在稀硝酸中并生成H2 |
| B.浓HNO3不能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
| C.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元素得电子 |
| D.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 |
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ⅠⅡⅢⅣ
| A.实验I: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 B.实验II:测定未知盐酸的浓度 |
| C.实验III:制取并观察Fe(OH)2沉淀 |
| D.实验IV:配置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溶液 |
下图是铅蓄电池充、放电时的工作示意图,电解质是H2SO4溶液。已知放电时电池反应为:Pb + PbO2 + 4H++ 2SO42—=2PbSO4 + 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K与N相接时,能量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
| B.K与N相接时,H+向负极区迁移 |
| C.K与M连接时,所用电源的a极为负极 |
| D.K与M相接时,阳极附近的pH逐渐减小 |
已知:①向KClO3晶体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NaI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①证明Cl-具有还原性 |
| B.实验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 C.实验③说明KI被氧化 |
| D.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ClO3- > Cl2> I2 |
一定量的CuS和Cu2S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HNO3中,收集到气体V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u2+和SO42-)加入足量NaOH,产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CuO12.0g,若上述气体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则V可能为
| A.9.0L | B.13.5L | C.15.7L | D.16.8L |
向mg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mol/L氢氧化钾溶液VmL,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沉淀质量为ng。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pg。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c=1000b/11.2V | B.p=m+Vc/125 | C.n=m+17Vc | D.5/3m<p<17/9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