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已知25℃、101kPa条件下:①4Al(s)+3O2(g) ==2Al2O3(s);△H=-2834.9 kJ/mol;
②4Al(s)+2O3(g) ==2Al2O3(s);△H=-3119.1 kJ/mol。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等质量的O2比O3的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B.等质量的O2比O3的能量高,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C.O2比O3稳定,3O2(g)="=" 2O3(g)△H=-284.2 kJ/mol
D.O2比O3稳定,3O2(g)="=" 2O3(g)△H="+284.2" kJ/mol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HCO3-+Ca2++OH-═CaCO3↓+H2O
B.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产生黑色沉淀:2AgCl(s)+S2-=Ag2S(s)+2Cl-
C.石灰乳中Ca(OH)2的电离:Ca(OH)2(s)Ca2++2OH-
D.Fe(OH)3胶体的制备:FeCl3+3H2OFe(OH)3(胶体) +3HCl

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CO2,快速加入过量NaOH浓溶液,立即把口封闭。发现易拉罐“咔咔”作响,并变瘪了;过一会儿,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致易拉罐变瘪的离子反应是:CO2+OH-=HCO3-
B.导致易拉罐又鼓起来的反应是:Al3++3HCO3-=Al(OH)3+3CO2
C.上述过程中与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有三种,且反应结束后的溶液显碱性
D.若将CO2换为NH3,浓NaOH溶液换为水,易拉罐也会出现先瘪后鼓的现象

在火星上工作的美国“勇气号”、“机遇号”探测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收集有关Fe2O3及其硫酸盐的信息,用以证明火星上存在或曾经存在过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Fe2O3与Fe3O4互为同素异形体
B.检验从火星上带回来的红色物质是否是Fe2O3的操作步骤为: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
C.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有沉淀产生
D.制备Al用电解法,制备Fe、Cu可用还原法

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NH4+
B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X 中一定含有SO42-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中有Na+、无K+
D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色
原溶液中有I-

A、B、C均为短周期元素,A、B周周期,A、C的最低价阴离子分别为A2-、C-,A2-离子半径大于C-,B2+与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原子序数B>A>C
B.它们的离子半径A2->C->B2+
C.它们的原子半径C>B>A
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C>A>B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